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
近日驚傳我國有位出版人士,從泰國曼谷飛往德國法蘭克福時,竟遭德國海關誤認為中國籍通緝犯,慘被扣留4小時。對此,民進黨立委林楚茵今(16)天於國會質詢時,要求外交部徹查、釐清此事;同時,更強調國際頻頻誤認台灣人士、與中國混淆的情況下,也凸顯了台灣外交宣傳之重要性,因此呼籲朝野,應支持明(2026)年外交部媒宣費預算。
質詢期間,林楚茵明確點出,雖然國人出入境皆持台灣護照,然而,由於外貌與中國人難以分辨;因此,仍時常遭誤認為中國籍人士。她也認為,此事件不僅影響當事人權益,同樣可能對台德關係產生影響。
對此,外交部部長林佳龍則回應說,駐德外館在第一時間,即接獲當事人急難救助電話、並且提供協助;歐洲司司長黃鈞耀也補充道,已要求外館進一步釐清事件,並提醒國人,未來若遇相似情形,應即時撥打急難救助專線通報外館,以保障自身權益。

林楚茵接著表示,台灣人屢屢在國際上遭混淆為中國人,再度印證「國際宣傳工作」之重要性。她憤怒批評道,外交部114年度「媒體政策及業務宣導經費」1.1億餘元,遭在野黨全數刪除;其中,國際傳播司媒宣預算4070萬也被砍,導致多項外交宣傳計畫被迫中止。林楚茵憂心忡忡地說,「當台灣失聲時,中國便能大鳴大放、扭曲台灣形象」。
話雖如此,林楚茵依舊肯定外交部「窮則變、變則通」,持續透過文化外交、國會參訪等方式維持國際聲量,但也呼籲朝野,應正視外交宣傳資源的必要性。另,針對外界竟還質疑,明年度外交部預算有明(2026)年的情況,林楚茵也反問,下一年度預算增加,僅是恢復被刪的2025年預算,怎可能是「多編」?

而林佳龍也坦言說,面對中國大外宣、法律戰與認知戰,若台灣無法對外發聲,將嚴重傷害國家利益。他強調,外交應超越黨派,包括立法院長率跨黨派代表團,赴美參與美國總統就職典禮、大阪世博TW館、歐洲文化年活動等,都展現台灣的軟實力與國際參與,亟需預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