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日前一名36歲台灣籍女子在澳洲墨爾本遭陌生白人女子持刀隨機襲擊,胸口中刀倒地,經送醫搶救後幸運保住性命,事件震驚國際,隨著畫面曝光,外界關注持續升溫。對此,受害者家屬今(20日)發表聲明,強烈呼籲媒體停止曝光受害者個資及照片,避免造成二次傷害。
家屬指出,感謝各界對事件的關注,也希望這起案件能促使政府正視公共安全問題,但遺憾的是,部分媒體在報導過程中未顧及當事人隱私,公開她的姓名與照片,已造成嚴重困擾與精神創傷,「每一次未經同意的曝光,都是一次血淋淋的傷害」。聲明中也提到,受害女子當天只是如常步行上班,未戴耳機、未滑手機,完全沒有察覺危險臨近,整起襲擊發生僅短短幾秒。
家屬強調,當初接受媒體採訪,原意是希望藉此讓政府正視制度漏洞,並提醒海外民眾提高警覺,並非讓妹妹成為被輿論檢討或消費的對象。最後,家屬再次懇請各界保持基本新聞倫理與同理心,尊重受害者隱私,停止任何形式的二次傷害,讓她能安心康復,並呼籲政府提出具體改革行動,「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安全制度的改善,而不是無止盡的檢討」。
家屬聲明全文
我們是澳洲墨爾本隨機刺傷案受害者的家屬。
由於近⽇部分報導已對我妹妹的隱私造成嚴重侵害並構成⼆次傷害,我們特此發布以下公開聲明,提出最鄭重的呼籲。懇請貴單位予以關注並協助。
致海內外各媒體朋友:
我們是澳洲墨爾本隨機傷人案受害者的家屬。
首先,誠摯感謝各界煤體對此事件的關注,讓社區安 全問題得以被政府高層重視。
然而,我們在部分報導中,看到了對受害者隱私的嚴 重侵犯,這不僅令家屬極度心痛,更已涉及違法行為。
因此,我們在此提出以下嚴正呼籲:
請各媒體在報導時,不得再公開受害者的全名,也請立即停止使用任何未經我們授權的私人照片。她的姓名、照片及所有個人資料,均屬於她的隱私與法定保 護範圍。
對一位身心正承受巨大創傷的受害者而言,每一次未 經同意的曝光,都是一次血淋淋的傷害。
我們當初接受澳洲媒體採訪,是基於兩個主要原因:
第一,是希望藉此向政府施壓,正視公共安全與相關 政策的系統性失靈;
第二,是希望提醒所有在海外生活的朋友注意安全, 並喚起社會互相關懷、見義勇為的精神。我們的初衷,從來不是要讓妹妹成為被大眾檢討或消 費的對象。
妹妹當時只是如常步行上班,她沒有戴耳機,也沒有使用手機。她完全沒有察覺背後有人靠近,只感覺被碰觸,接著就看到彈簧刀,然後感到劇痛,整個過 程前後不過短短幾秒。
請保持最基本的同理心與新聞倫理,停止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給她一個能夠安心康復的空間。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具體的改革行動,而不是無止盡的檢討。
受害者家屬敬上
感謝您的理解與協助,希望能共同停止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