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取代無人機?「炸彈無人車」讓烏軍零死傷奪陣地 俄軍嚇到舉白旗

  • 發佈時間:2025/10/21 15:36更新時間:2025/10/21 15:36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有片】取代無人機?「炸彈無人車」讓烏軍零死傷奪陣地 俄軍嚇到舉白旗

圖、文/上報

烏克蘭東北前線出現戰爭的新樣貌,地面無人機正取代空中無人機,成為改變戰場的關鍵力量。6月,1台載滿62公斤炸藥的小型無人車突擊俄軍壕溝,不僅奪回陣地,還迫使俄軍士兵「舉白旗」投降,讓烏軍在零傷亡下完成任務。

更多新聞: 台積電收平盤 台股27752點創收盤新高
這起行動標誌著烏軍首次以地面無人載具協同作戰,並奪取據點,展現出機器化作戰的威力與戰爭形態的轉變。從天空到地面,無人機正全面重塑戰場規則。
 
《華盛頓郵報》報導,過去改變俄烏戰場的,是天空中的無人機。現在,取而代之的則是滿載炸藥、在地面疾馳的無人車。
 
俄軍士兵在戰壕中舉起1張紙板,上頭用歪斜的字跡寫著「我們想投降」,以便讓頭頂盤旋的烏克蘭無人機看見。
 
 

首次在無人車協助下奪取陣地

 
好幾個星期以來,這群俄軍死守著這道狹窄的林帶,抵禦烏軍1波波的攻勢。不過這次,1個新敵人出現在他們的掩體外,1台小型的地面輪式機器人,載滿62公斤炸藥,他們知道自己毫無勝算。
 
這起發生於6月、位於烏克蘭東北前線的投降事件,標誌著烏軍首次在地面無人載具的協助下,奪取陣地並俘虜戰俘。
 
執行任務的第3突擊旅指揮官指出,這次任務由無人機單位和地面部隊協同完成,讓烏軍在不傷亡一兵一卒的情況下,重新奪回哈爾科夫地區的重要據點。
 
這場行動再度證明,無人機正在劇烈改變現代戰爭的樣貌,從天空到地面,無所不在。
 
 
 
 

以無人車取代高風險前線任務

 
地面無人載具原先並不常見,現在卻正迅速改變戰場。不僅用於補給和撤離前線部隊,還直接參與突擊。俄烏雙方都在部署這類機器,但烏克蘭正嘗試利用它們執行任務,以減少人力損失、節省有限兵源,來面對人口遠多於己方的敵軍。
 
這些地面無人機依尺寸價格不等,但比傳統火砲更便宜、更精準。6月任務中使用的型號,造價僅約1500美元(約4.6萬新台幣)。
 
俄羅斯的全面入侵,已讓烏克蘭成為現代戰爭的「實驗室」。烏克蘭前線部隊對這類地面無人載具的需求激增,它們以輪式或履帶式行動,透過無線電訊號操控,它們的大小從比微波爐還小,到可載上好幾名士兵的大型版本不等。烏軍總司令指出,8月至9月間,這些無人車在前線執行的任務數量幾乎翻倍。
 
烏軍士兵希望這些無人車能取代部分高風險的前線任務,減少士兵暴露在地面戰中的危險。自2022年以來,烏軍損失慘重,兵力遠少於俄軍。基輔一直難以補充兵源,這是他們最寶貴且不可替代的資源。
 
部分地面無人機配備遙控機槍,能逼近俄軍陣地,為步兵清路。有些則像第3突擊旅在6月使用的機型,專門運送炸藥。
 
第3突擊旅地面無人機連指揮官米科拉(Mykola)指出:「對我來說,最好的結果不是我們俘虜了戰俘,而是沒有損失任何1名步兵。我不再以人命來計算行動成果。這就是為什麼我現在指揮的是機器人。」
 
 
 
 

行動成功迫使俄軍舉白旗投降


6月的1個晴朗的早晨,無人機小組長弗拉迪卡(Vladyka)率隊準備了兩台無人載具,1架空拍偵察機,以及1台裝載3枚反戰車炸藥的地面輪式機器人。螢幕上即時顯示著它們朝俄軍陣地前進的畫面。
 
附近另1單位的空中無人機率先衝向俄軍防禦工事,製造了小型爆炸。米科拉在指揮所透過通訊下令:「行動開始。」
 
地面機器人隨即朝俄軍陣地駛去,照計畫衝入壕溝後爆炸,巨大的火球吞沒周圍。烏軍緊盯螢幕,等待敵方動靜。畫面上,一片死寂。
 
米科拉回憶說:「我們不急,我們的任務不是快,而是要做對。」
 
隨後,他們又準備了第2台無人車,同樣裝滿炸藥,再度出發。空中無人機再次撞擊壕溝入口製造爆炸,輪式機器人則停在入口外。
 
當偵察機在上空盤旋、無人車在地面待命時,1名俄軍士兵探出頭,舉出那塊寫著「我們想投降」的紙板。空中無人機下降,示意烏方已收到訊息,並傾斜機身指引他應該往哪個方向走。
 
在另1側的指揮所裡,米科拉看著即時影像,驚訝得拿出手機錄下畫面,他擔心這可能是陷阱。
 
兩名俄軍士兵最終走出壕溝,雙手空無一物,甚至沒穿防彈衣。兩人合力舉著紙板,沿著鄉間小道,跟隨空中無人機前往烏軍的所在位置,被命令趴下後遭俘。
 
 
第三突擊旅將138磅(約64公斤)炸藥裝入一架地面無人機,並向疑似俄羅斯部隊藏身之處發射。 (影片:烏克蘭第三突擊旅)
第3突擊旅將約64公斤炸藥裝入1輛無人車。(截自烏軍影片)
 

真人部隊戰鬥未開始便結束

 
距離不遠的烏軍下士菲爾(Phil)當時正準備突擊。他知道無人車正在攻擊俄軍陣地,預計下一波攻勢將由他們、也就是「真人」衝鋒。
 
然而,當他聽到俄軍投降的消息時,菲爾意識到——機器人已經替他完成了任務。
 
菲爾說:「一開始,我們幾乎不敢相信,以為被騙了。」但他們後來都接到命令:「你們不用再前進,任務在開始前就結束了。」他說:「我們甚至不用上前線冒險。」
 
到了中午,唯一未完成的任務是如何處理仍停在壕溝外、滿載炸藥的那台無人車。如果讓它撤回,恐遭俄軍的空中無人機擊中。
 
最終,弗拉迪卡小組將這台迫使俄軍投降的地面輪式機器人開往空地,引爆摧毀。它的使命,已經完成。
 
 
 
 
 
更多新聞: 推「安養高雄」5政見照顧年幼世代 邱議瑩拚市長喊「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