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吳彔瑾 綜合報導
近年來台灣全力推動綠能產業,太陽能光電更是其中一大重點,雖然台灣的太陽能光電板產業,一度因中國低價傾銷呈現弱勢,但現在由於美國對中國低價商品課徵高額反傾銷關稅,反而讓台灣光電板的競爭力大幅提升,日本NHK也為此採訪相關業者。
2005年創立的聯合再生能源,藉著活用成熟的半導體相關技術,生產高品質太陽能光電板,不僅供應給台灣國內市場,也出口到歐美及日本等地。雖然前幾年因中國企業在官方補貼下,製造大量低價光電板搶市,一度讓台灣產品難以與其競爭,但現在卻因國際局勢變化,讓台灣光電板產業再度燃起生機。
聯合再生能源董事長洪傳獻:「讓台灣的市場看到另外一個外銷的曙光,原來只被限縮於台灣市場,現在可以有美國市場,我覺得這個對台灣自己的製造,是很好的機會。」
近年美中貿易大戰持續升溫,面對美方針對中國製的光電板等產品,課徵反傾銷關稅,中企則選擇到東南亞設廠,藉此「洗產地」躲過高關稅。
NHK主播:「於是美國在今年4月,針對東南亞4國發表新關稅措施,雖然不同國家及企業的稅率都不相同,但有企業最高要被課徵3000%的關稅。」
一連串針對中國及東南亞產品的高額關稅,讓原本價格較為昂貴的台灣光電板,市場上的競爭力大幅提高,洪傳獻也期待自家的高品質產品,未來可進一步打入美國市場。
聯合再生能源董事長洪傳獻:「我們當然不希望全世界的,(光電板)供應鏈只有中國大陸,(期待)外銷能夠更高的比例。」
美中貿易大戰,意外為台灣產業開出一條活路,但也有專家指出,由於川普不斷喊出,要將製造業帶回美國,未來除了半導體產業外,或許連光電板產線也要從台灣遷移至美國,會對台灣產業造成何種影響,也是未來必須關注的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