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23日宣布,對俄羅斯兩大國營石油巨頭─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盧克石油公司(Lukoil)實施新一輪制裁,以迫使俄國結束對烏克蘭的侵略行動。此舉立刻衝擊全球能源市場,油價一日大漲5%,另外傳出中、印兩大買家開始暫停進口俄油,莫斯科財政收入勢必遭到重創。
石油大戰!路透社獨家報導,隨著美國威脅制裁,中國四大國營石油公司─中國石油、中石化、中國海洋石油與振華石油(Zhenhua Oil)已暫停俄油採購,以免違反美國制裁。
知情人士指出,這些企業短期內將觀望局勢發展,暫不參與俄油交易。
目前中國每日海運進口約140萬桶俄油,其中大部分由民營煉油廠採購;國營企業採購量,則在25萬至50萬桶之間。
由於英、美同時將俄油主要出口管道與「影子船隊」列入黑名單,中石化已於上週全面暫停購入俄油。
除了中國,印度方面也準備大幅減少進口量。分析師指出,中、印需求同時下滑將迫使俄羅斯尋找新買家,但能吃下這麼龐大數量的經濟體不多,短期內恐令莫斯科石油收入銳減。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俄方仍可透過管線賣油,維持部分穩定收入。中國目前每天經管線進口約90萬桶俄油,主要由中石油承接,受制裁影響較小。
市場預期,中、印若轉向中東、非洲及拉丁美洲採購,將進一步推高國際石油價格。
普丁稱「不會屈服壓力」 歐盟再推第19輪制裁
面對美方新制裁,俄羅斯總統普丁23日強硬表態,指這種程度的施壓「不會對經濟造成重大打擊」。川普則回應表示:「如果他(普丁)覺得沒影響,那很好,六個月後再來看結果」。
這次受制裁標的的俄羅斯石油,合計占全球原油產量逾5%,象徵川普政府對俄政策出現重大轉向。上週,他才宣稱將於布達佩斯與普丁舉行峰會討論烏克蘭和平方案,但如今已經破局,理由是「時機不對」,不想進行沒有結果的會談。
同時,歐盟各國於布魯塞爾召開會議,宣布第19輪對俄制裁方案,除禁止俄羅斯液化天然氣(LNG)進口外,也首次將部分中國煉油企業,以及「中亞銀行」列入制裁名單。
歐盟執委會統計,自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歐盟對俄能源依賴已降逾九成,但今(2025)年前8月,仍進口逾110億歐元(約3,935億新台幣)的俄國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