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日旅注意!台灣人最愛去「東北已傳50例熊害」 地方出招反制

  • 發佈時間:2025/10/24 10:37更新時間:2025/10/24 10:41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快新聞/日旅注意!台灣人最愛去「東北已傳50例熊害」 地方出招反制
台灣人熱愛前往日本東北旅遊;但東北地區正是今年熊害最多的區域。(示意圖/擷取自"Sputnik 日本"X)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日本各地近來熊害頻頻,人熊衝突、傷亡事故激增。據統計,截至10月23日,全國已有12個都道府縣、共64人遭熊襲擊,其中4人死亡,當中多達50例都在東北地區;令人擔憂的是,東北地區的外國遊客,以台灣人為最大主力,且黑熊甚至已經大搖大擺出現在仙台這種大城市中心;現在已經有地方政府引入AI監控,希望減少不必要的傷亡。

更多新聞: 快新聞/制霸東北!日統計7月留宿外客數「台灣人狠甩中美」 熊害嚴重成隱憂

赴日注意!國土交通省統計,今(2025)年7月在東北住宿的外國遊客,以台灣人為最大宗,達7.8萬人次,狠甩中、美與其他各國旅客數量,排名第一。

令人擔憂的是,十月還沒結束,今年日本各地熊害數量逼近歷史新高;且隨著冬季腳步逐漸逼近,預計接下來會有更多熊闖進人類區域,為過冬做準備,人熊衝突預期將會出現另一波高峰。

其中東北地區災情最為嚴重;NHK報導,今年64名受害案例中,約八成(50人)發生在東北地區。秋田縣最多佔25例,岩手縣10例、福島縣8例,分別排在二、三名。

分析顯示,其中68%熊襲擊案件,發生在人類生活圈內,包括道路、住宅周邊與農地,還有13人是剛走出自家門口就被攻擊。

甚至就連東北最大城、宮城縣仙台市中心鬧區車站「JR仙台駅」週邊1.7公里處,本月21、22日也都出現黑熊遊蕩。

森林綜合研究所專家大西尚樹指出,今(2025)年再度出現「橡實歉收」窘境。母熊為覓食帶幼熊進入市區,完全與人類領域重疊;且隨著冬季將至,熊將會加強下山頻率。呼籲民眾至少應保持警戒至12月,冬眠期開始為止。

NHK對比各地政府公開的熊出沒地圖顯示,今年4月至9月間,東北通報熊目擊地點共6,218處,為去(2024)年3,378處的1.8倍。其中秋田、山形縣幾乎翻2倍,青森1.9倍、福島1.6倍、宮城1.4倍,顯示熊已從山區,徹底擴散至平原、城鎮地帶。

各出奇招! 地方政府導入AI、傳統手段防熊

富山縣開發AI影像監測系統,利用攝影機拍攝後由AI自動辨識熊影,準確率達99%,目前已有9市町導入。若檢測到熊,系統將自動以電子郵件通知負責人員,透過防災廣播在3分鐘內發布「熊出沒注意」警報,較以往人工通報節省近30分鐘,時效性大大增強。

知名避暑勝地、長野縣輕井澤町則採用傳統的「卡累利阿熊犬(Karelian bear dog)」方式戒備。受過訓練的狗狗會大聲吠叫,驅離靠近村里的熊,同時提醒人類警覺。

另外,掉進陷阱的熊,也會在裝上GPS定位、建立「熊卡」資料後放歸自然,並持續紀錄其行為與危險等級。若評估為高風險個體,就會針對性撲殺。

NPO團體「ピッキオ(Picchio)」熊管理隊長玉谷宏夫表示,輕井澤自2010年以來「零熊害」,主因在於長期落實垃圾防治、電圍籬農作防護與持續追蹤,「這是地區整體建立起的『熊害韌性社區』成果。」

大西尚樹呼籲各地政府,像防災一樣建立「防熊城市」,包括個體數控管、AI預警、電柵設置及社區通報系統,強調熊害也是一種天災,需要「預算、系統與決心」才能徹底克服。

快新聞/日旅注意!台灣人最愛去「東北已傳50例熊害」 地方出招反制
原產芬蘭的卡累利阿熊犬。(示意圖/擷取自維基百科,作者Fraczek Marcin)
更多新聞: 快新聞/旅遊注意!白川鄉合掌村「黑熊抓傷外國客」 宮城失蹤老婦仍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