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
花蓮縣光復鄉今年(2025)9月23日深受洪災之苦,原因便是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而下游日前更生成一個小型堰塞湖,使得農業部林保署花蓮分署持續監控2個堰塞湖的情況。對此,花蓮分署今(24)日公布最新情況了!
花蓮分署表示,今日監測顯示,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高程1019.6公尺,湖區面積12.6公頃,蓄水量為150萬噸,溢流破壞後至今水位高程已下降119.4公尺。10月1日至10月24日水位無明顯變化,蓄水量降至溢流前的1.7%。水流無異狀,持續從溢流口穩定流出。
接著,花蓮分署提到,堰塞湖潰決後,天然壩體積約1.1億立方公尺,目前溢流口下游坡度平緩(6度),無潰決跡象;溢流口左岸尚有約1億立方公尺的土砂堆積在坡面,9月25日至10月24日僅崩崖陡坡局部崩塌,無明顯整體邊坡滑動跡象 。
此外,針對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游800公尺處新生小型堰塞湖部分,花蓮分署說,10月23日溢流後水流持續沖刷,湖體幾乎消失,今日觀測小湖已消失,河道流路恢復正常。
最後,花蓮分署強調,10月22日已依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第48次中央工作會報暨情資研判會議紀錄」結論解除紅色警戒,並於下午1時通報各單位及發布新聞稿周知。後續將持續密切監控堰塞湖與下游河道水位,依據警戒機制及時發布災害預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