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
台股上市與上櫃指數出現近30年來罕見的巨大差距,資深分析師林友銘在《財經週末趴》節目中指出,這種現象上次出現是在1999年網路泡沫時期,當時每次差距擴大後都伴隨著主流股輪動。他強調,歷史經驗顯示指數回檔時反而是布局新主流的最佳時機,三年前矽光子族群就在指數下跌時逆勢上漲,最終創造30倍驚人漲幅。
資深分析師林友銘表示,從今年4月開始,台積電、鴻海、台達電等權值股持續走強,導致上市指數遠勝上櫃,這種「大股票強、小股票弱」的格局已與過去30年截然不同。他提醒投資人,當前市場正處於「織田信長vs德川家康」的選擇點,究竟是繼續追逐現有強勢股,還是提前布局未來新主流。
參考三年前矽光子的經驗,當時指數從18619點漲至27732點,漲幅約五成,但矽光子個股卻從32元暴漲至1020元,創造30倍報酬。林友銘認為,當前機器人與國防產業正複製這個劇本,特別是在去中化趨勢下,台灣供應鏈將成為最大受益者。
林友銘特別點名合勤控(3704),該公司受到副總統蕭美琴關注,在「台灣之盾」計畫中扮演關鍵角色。他強調,搭配10月底輝達GTC大會的機器人議題發酵,以及日本安保政策轉向,機器人、無人機、國防族群將成為下一波主流。不過林友銘也提醒,主流輪動時機雖然浮現,但投資人仍需注意風險控管,觀察個股技術面與籌碼變化,切勿盲目追高,應等待明確訊號再進場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