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醫公開6大致癌物質「黑名單」 示警:盡量避開

  • 發佈時間:2025/10/26 15:00更新時間:2025/10/26 15:21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小心!醫公開6大致癌物質「黑名單」 示警:盡量避開
示意圖/醫師提醒生活中的常見飲食習慣和空氣污染都藏有致癌危機。(擷取自 免費圖庫Pixabay)

圖、文/引新聞(記者周德瑄/綜合報導)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提醒民眾,日常生活中許多看似尋常的習慣與物品,其實暗藏著健康風險。他特別點名了六種在生活中常見且經證實的「確定致癌物」,呼籲民眾應盡可能地避開這些物質,以降低罹癌風險。

更多新聞: 屏東凌晨驚悚一幕!駕車逆向衝入服飾店 鐵門瞬間凹陷

(記者周德瑄/綜合報導)家醫科醫師李思賢提醒民眾,日常生活中許多看似尋常的習慣與物品,其實暗藏著健康風險。他特別點名了六種在生活中常見且經證實的「確定致癌物」,呼籲民眾應盡可能地避開這些物質,以降低罹癌風險。

示意圖/醫師提醒生活中的常見飲食習慣和空氣污染都藏有致癌危機。(擷取自 免費圖庫Pixabay)

李思賢醫師在社群平台分享,這六種潛伏在生活中的致癌物包括:

第一,黃麴毒素。它主要存在於受潮或過期的花生、玉米與堅果中,被公認為最強烈的天然肝癌致癌物之一。由於台灣氣候潮濕,更容易滋生黴菌,醫師建議民眾應保持食材乾燥,並避免食用任何發霉的食品。

第二,苯。這種物質廣泛存在於香菸煙霧、汽車廢氣、油漆與溶劑中。長期吸入苯會損傷人體骨髓,並增加罹患白血病與淋巴癌的風險。醫師提醒,應盡量避免長時間暴露在密閉空間內的煙霧或化學氣體中。

第三,甲醛。它常見於新裝潢的家具、黏著劑以及香菸煙霧中,可能導致鼻咽癌與白血病。醫師建議,新屋裝修後務必充分通風,並盡量選用低甲醛含量的建材,以降低長期吸入的威脅。

第四,多環芳香烴。這類化合物主要產生於炭烤焦黑的食物、香菸與車輛廢氣中,長期攝取會增加肺癌與皮膚癌的風險。醫師提醒,日常中最簡單的防癌習慣就是烤肉時避免食用焦黑部位,並減少使用煙燻的烹調方式。

第五,乙醛。它是酒精代謝後產生的副產物,同時也存在於香菸煙霧中,容易導致口腔癌與食道癌。李醫師特別提醒,對於「喝酒容易臉紅」的人來說,體內代謝乙醛的速度較慢、累積更快,因此更應嚴格控制飲酒量。

第六,丙烯醯胺。這種物質常見於高溫烹調後形成的食物中,如炸薯條、餅乾、烤麵包與咖啡等,與腎癌及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有關。醫師建議,民眾應少吃焦脆食物,並盡量採取低溫烹調、減少油炸的方式,才能有效降低丙烯醯胺的攝取量。

更多引新聞報導
北市男點6女陪酒「當場性交」不成!直接拉廁所性侵 喊:雙方是3千合意性交啦
最怕的事真的來了!「豬肉公主」含淚發聲 全台豬場陷緊戒

更多新聞: 日本流感開始流行!沖繩成重災區 醫提醒旅遊前要打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