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 北市首創公車學院打造良好乘車環境

  • 發佈時間:2025/10/27 23:51更新時間:2025/10/27 23:51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 北市首創公車學院打造良好乘車環境
長輩搭公車記得握緊橫桿或手把(圖/民視新聞)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台北市每日公車乘客數達100萬人,其中24%是高齡長者。但長輩搭車,最擔心站不穩,甚至跌倒,交通局呼籲長輩,把握四大原則,才能安全出門、平安回家。司機端也跟上,首創公車學院,讓駕駛長更能體會乘客處境。一起努力打造良好乘車環境。

更多新聞: 桃園司機碎念遭嗆「這輩子就這樣」怒毆高中生!家長親列「7點還原真相」發聲了

公車駕駛長江志明:「慢慢來找位置坐。」

公車門一開,乘客一個接一個"嗶"卡上車。公車司機貼心的用麥克風,不斷提醒民眾,留意腳步。看到長者好多,司機也特地調降地板,讓長輩們更好上車。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 北市首創公車學院打造良好乘車環境
公車駕駛員行車(圖/民視新聞)
公車駕駛長江志明:「我們提醒他的時候,是以防車子有要移動的時候,他們比較能注意安全,(客滿時)老人家大概,佔差不多三成左右。」

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台北市245萬市民當中,65歲以上長者,就佔超過23%。台北市公車每日乘客,超過100萬人,使用敬老卡的人數也很多,高達24萬。銀髮族搭大眾運輸出行,最擔心的就是站不穩,甚至因為路況突變,跌倒,釀成意外。

民眾:「抓橫桿啊,或者是抓那個手把。」

安全乘車,把握四大原則,上車前要記得招手提醒司機,上下車依序排隊,在車上握緊把手,下車按鈴,等停穩了再起身。乘客素質跟上了,司機端也有規範。北市首創公車學院,今年三月底開辦以來,已經開了10堂課,其中包含兩場實車體驗,讓駕駛長更感同身受乘客處境。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 北市首創公車學院打造良好乘車環境
搭車前要舉手提醒司機(圖/民視新聞)
北市公共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博文:「換位思考就是說,讓駕駛長變成乘客,讓他體會乘客的感受,尤其是超高齡的乘客,我們希望是說從服務這邊來出發,我們期待每個朋友,就是我們市民朋友,可以給我們駕駛長一個小小幫忙,比如說搭車,你要招招手,下車請按按鈴。」

打造良好乘車環境,需要乘客、司機,一起努力。

更多新聞: 疑「誤觸2次下車鈴」無人承認…台中司機怒停3分鐘逼親子下車才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