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上報
印度與巴基斯坦今年5月爆發武裝衝突,一度使區域緊張情勢迅速飆升,雖在美國總統川普斡旋下達成停火,但巴基斯坦據稱使用中國製「殲-10」戰機以及「霹靂-15E」飛彈,擊落印度先進法製「飆風」戰機,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話題,美國與印度媒體更指出,印度正在對戰爭期間獲取的「霹靂-15」飛彈進行「逆向工程」,試圖將其技術優勢與印軍現有系統進行整合。
美國《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雙月刊指出,當印度與巴基斯坦爆發武裝衝突時,全球多數軍事專家以及印度方面,幾乎一面倒認為印軍擁有壓倒性的戰力,然而隨著戰事開展,巴基斯坦的表現卻令人跌破眼鏡,其中最令人意外的莫過於空戰,印度搭載了西方彈藥的法製「飆風」(Rafale)戰機,與巴基斯坦空軍旗下,搭載了「霹靂-15E」飛彈的中國製「殲-10C」與「梟龍」(JF-17)戰機短兵相接,據稱印度「飆風」戰機遭到擊落。
雖然印度政府迄今拒絕證實相關說法,但包括美、法等國官員都曾表示印度確實蒙受戰機的損失,且印度國防部旗下「國防研究暨發展組織」(DRDO)更已經展開對「霹靂-15E」飛彈的逆向工程,猶如對印度媒體所指稱、巴基斯坦誇大戰果,且所有的成果都是僥倖得到的說法打了一個大耳光。
報導指出,印度方面在為期4天的衝突中,取得了1枚未能成功引爆的「霹靂-15E」,且DRDO近幾個月以來都在對其進行分析研究,該機構也對於飛彈性能有所認知,並且正試圖將「霹靂-15E」包括微型化「主動電子掃描陣列」(AESA)雷達尋標器,以及部分導引、數據鏈結元素,與其針對推進、彈體最佳化的設計,與印度自主研發的「Astra」飛彈進行整合。
對此一發展,印度軍事新聞網站「Indian Defense News」指出,有鑑於印方正在加快對「霹靂-15E」飛彈的分析與研究,北京當局已加速了新型「霹靂-16」飛彈的研發腳步,該款武器據稱強化了匿蹤能力,主要將由包括「殲-20」以及第六代戰機所搭載。
報導認為,一系列事件的發展,正凸顯亞洲國家之間在電子戰與飛彈技術的競逐趨於白熱化,且印度方面可能藉由取得「霹靂-15E」未爆彈,大幅提升其與中國之間技術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