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美國近期持續擴大對拉丁美洲的軍事行動;最新消息是,戰爭部(原國防部)要求參與拉美任務的軍官簽署「保密協議」,引發國會與各界強烈關切,畢竟軍人本就受國安保密條例約束,因此畫蛇添足、再簽一次保密協議的行徑「極不尋常」。委內瑞拉政府則警告,美軍兵力快速集結,恐為開戰入侵的前奏。
要開戰了?路透社獨家報導,3名美方官員證實,軍方簽署保密協議的規模尚不明確,但強調此為「罕見措施」。
自今(2025)年1月戰爭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上任以來,軍方多次加強訊息管控,包括要求職員與國會聯繫前須事先核准、展開洩密調查,並修改媒體出入規則,吊銷未簽署新條款記者的採訪證。最終引爆30家主流大型媒體,全面搬出五角大廈抗議。
上週,軍方宣布派遣福特號(USS Gerald R. Ford)航空母艦戰鬥群前往拉丁美洲,以「反毒行動」為名強化區域部署。
該艦隊約1萬人,加上先前部署的導彈驅逐艦、F-35戰機、核潛艦與6,500名美軍,使區域兵力大幅增加。
專家指出,此種動員規模已「遠遠超過」反毒需求,但軍方至今拒絕說明實際目的。
「反毒」當藉口? 疑為軍事入侵前置準備
自9月以來,美軍已在加勒比海執行13次對「毒品走私船」的打擊行動,造成約57人死亡。五角大廈僅承認部分死者為委內瑞拉、哥倫比亞與厄瓜多籍,卻未公布具體的證據。
川普政府近期頻將委內瑞拉、哥倫比亞政府直接與毒品交易掛鉤。華府8月更將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Nicolás Maduro)的通緝懸賞金翻倍至5,000萬美元(約15.3億新台幣)。美國參議員葛林(Lindsey Graham)更暗示,川普將向國會說明對兩國的「軍事行動」計畫。
葛林在CBS節目中稱,這些美軍的部署,是為了對付讓美國「血流成河」的國家─他們用毒品危害美國人民。他並聲稱,自己希望馬杜羅能和平下台,「但他大概來日無多了」。至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葛林並未闡述,引發各界高度揣測。
華盛頓、波哥大關係惡化 「毒梟」言論引外交風暴
美國與哥倫比亞關係近日急速惡化。川普指控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Gustavo Petro)是「非法毒梟」、「壞傢伙」,並於10月24日對哥國政府祭出制裁。對此
波哥大強烈抗議,稱美方指控「冒犯且不實」。
分析人士指出,華府對南美政策逐漸轉向強硬路線,並以反毒為由,實際強化對左翼政權的軍事威懾。
拉美再成角力前線 區域對抗烽煙恐再起
觀察家認為,要求軍方簽署額外保密協議,顯示川普政府軍事行動透明度持續下降。相較以往,美軍部署資訊向國會、媒體公開的程度「明顯縮減」。
美國智庫「美洲事務中心」學者指出:「這項舉措與其說是防洩密,不如說是拒絕政治監督。」
委內瑞拉外交部則警告,美國以「反毒」為名的軍事集結,可能是入侵或定點打擊的前奏。拉丁美洲多國也對美國航母進駐表示嚴重關切,呼籲美國克制,避免重回區域對抗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