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郭欣華 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發起關稅戰,到底合不合法?最高法院11月5日展開超過2個半小時的激辯,不論保守派或自由派的大法官,都對川普動用緊急權力徵關稅的作法提出質疑,認為這不是總統職權,而是國會權力。最終裁決預定在未來幾週或幾個月內出爐。
美國最高法院11月5日舉行聽證會,審理美國總統川普是否有權依據1977年頒布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加徵關稅。大法官與代表政府的聯邦檢察總長索爾辯論超過2個半小時,光是針對「監管進口」一詞,雙方就上演激烈舌戰。
大法官巴雷特vs.聯邦檢察總長索爾:「如吉本斯案就包含相關內容,還有一些司法案例...,這僅表明這個詞可以這樣用,這些案例都沒有提到賦予關稅徵收權。」

大法官傑克森:「很多很多總統都沒有以這種方式,使用監管一詞來徵收關稅。」
大法官羅伯茲:「應對外國勢力時關稅當然是必要的,但卻是透過向美國民眾徵稅的手段,而徵稅一直是國會的核心權力。」
有大法官指出,關稅是一種稅收形式,而稅收是國會核心權力,讓總統的外交權力凌駕於國會基本權力之上,將抵消行政權和立法權之間的制衡作用。
大法官戈蘇奇:「一旦國會把權力交給總統,就再也拿不回來了,這就像一個單行道。」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我們很有信心尤其是在今天之後。」
貝森特雖然信心十足,但也未雨綢繆地表示,萬一判決不利,政府仍有其他管道可用,像是《貿易法》的301條款等。至於最高法院的裁決,可能需要數月時間才會出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