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幫兇還是元兇?Meta年收「70億美金」詐騙廣告費 打詐態度偏消極

  • 發佈時間:2025/11/07 08:10更新時間:2025/11/07 08:10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快新聞/幫兇還是元兇?Meta年收「70億美金」詐騙廣告費 打詐態度偏消極
路透社指內部文件顯示,Meta一年收到70億美金疑似詐騙廣告費用。(示意圖/美聯社提供)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臉書詐騙廣告不是新聞;但究竟Meta公司是不是最大幫兇?根據Meta內部估算,2024年度多達10%的營收,竟來自「詐騙與違禁商品」廣告,公司從這些廣告收取約16億美元(約新台幣496億元)費用。且旗下平台「每天」向全球用戶,推播高達150億則疑似詐騙廣告!

更多新聞: 快新聞/北市文化局臉書遭駭 大頭貼變「墨鏡潮男」、封面照換「黏土娃娃」

幫兇還是元兇?Meta旗下包括Facebook、Instagram與WhatsApp等社群平台,全球用戶超過30億人。

內部文件指,公司至少3年多,均未能有效阻止詐騙行為,大量廣告涉及假投資方案、非法線上賭博、偽藥與醫療詐欺,甚至假冒知名品牌與公眾人物的廣告,無時無刻在世界各地流竄,影響更多受害人。

關鍵內部資料曝光

路透社調查報導,Meta內部一份2024年底文件指出,僅「高風險詐騙廣告」每年就為Meta帶來約70億美元(約2,170億新台幣)的可觀收入。

除非系統判定某廣告商「95%確定涉詐」,Meta才會封鎖帳號;若介於「疑似詐騙」但未達封禁門檻,不僅該廣告不會下架,反而會「加收更高費用」,形同允許疑似詐騙者「花錢消災」。

另一方面,詐騙廣告點擊者將被推播更多詐騙:Meta廣告演算法,會依據興趣推薦廣告,導致點過詐騙廣告者,更容易遭推送詐騙資訊,如此循環、陷入深淵。

Meta公司安全團隊2025年5月估計,自家平台參與了美國境內高達三分之一的「成功詐騙」案件。

文件、說法自相矛盾

Meta發言人Andy Stone對此回應稱,路透社引用的文件「片面解讀」。

2024年所預估的10.1%詐騙營收比例「包含許多合法廣告」,真實詐騙數字「應更低」,但未透露所謂「更低」的真實數字是多少;僅強調過去18個月來,已將全球詐騙廣告用戶量減少58%,並於2025年移除逾1.34億則違規廣告內容。

然而文件顯示,Meta內部評估,即便遭政府罰款,預估最高僅10億美元(約310億新台幣),但相較詐騙廣告上看70億美金收入,顯屬「可取捨」項目。

由於獲利頗豐,導致Meta寧願在「面臨監管行動」時才加強一下管制、應付主管機關,而非主動加強審查詐騙資訊。

另一方面,Meta正加碼AI投資,2025年資本支出高達720億美元(約2.23兆新台幣)。創辦人祖克柏向投資人保證,廣告業務仍能提供收入支撐。

後續Meta將加強打詐力道?或者將繼續藉收詐騙廣告費「支撐收入」?只有時間能夠證明。

更多新聞: 台鐵員林站男廁撿到百萬現金 警循線破詐騙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