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翁莉婷報導
現代工作生活忙碌、壓力大,因男女身體構造不同,根據衛福部統計年齡25至65歲成人約有360萬人面臨嚴重落髮問題,而這樣的現象也有「年輕化」趨勢。食安專家韋恩在臉書分享1則貼文,深入分析個人飲食習慣和掉髮之間的關聯性。

食安專家韋恩在臉書粉專「韋恩的食農生活」發文指出,《Nutrition and Health》營養與健康最新期刊中,研究團隊系統性整合17篇研究並納入超過61000名參與者資料,發現飲食與脫髮(禿頭)之間的關聯,攝取太多含糖飲料(每週超過3500毫升)掉髮風險顯著增加,尤其男性族群。多項研究顯示酒精攝取與掉髮、頭髮提前去色明顯相關。雖然目前尚未確立直接因果關係,但學者推測「過量飲酒」可能阻礙維生素與礦物質吸收(如鋅、鐵與維他命B群)、干擾睡眠與肝臟代謝,間接影響毛囊健康,而酒精也會引發慢性發炎,這些長時間都會反應在頭髮上。

除了避免糖與酒精,早期臨床試驗也發現「蛋白質不足」會讓頭髮變細、失去色澤,缺乏維他命D和鐵都可能干擾毛囊生長週期,使頭髮提早進入休止期。然而,攝取十字花科蔬菜、大豆製品脫髮情況較少,這些食物有助維持毛囊代謝與荷爾蒙平衡。因此專家建議注意以下「3點」:
1維持足夠的維他命D與鐵攝取。
2避免過量糖與酒精。
3確保蛋白質充足,搭配植物性飲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