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温芸萱報導
副總統蕭美琴赴比利時出席IPAC峰會發表演講,卻遭網路造謠「法國BBC報導台灣砸80億歐元換演講」的假消息。對此,政治評論員吳靜怡今(10)日痛批,根本沒有「法國BBC」,80億也是憑空捏造。她揭露假訊息從親中媒體與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支持者「小草」帳號串聯擴散,以「金錢換外交」為主軸攻擊政府。吳靜怡嗆「柯文哲談治國前要不要先管好小草?」。
副總統蕭美琴出席比利時「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峰會發表演講,被視為是台灣重大的外交突破,卻遭網路謠言攻擊。近期社群平台上流傳「法國BBC報導台灣捐80億歐元,讓副總統講20分鐘」的不實消息。對此,政治評論員吳靜怡今(10)日在臉書發文,痛批「法國BBC不存在,80億也不存在,柯文哲談治國前要不要先管好小草?。
吳靜怡指出,這起假訊息源自一名名為Caffrey的網友,他於社群上捏造「法國BBC」報導,誣稱台灣以80億歐元換取蕭美琴演講機會。該貼文一出引發網友罵聲連連,許多人未經查證便轉貼附註「真丟臉」「大內宣」等字眼,造成假訊息迅速擴散。根據追查紀錄,整起攻擊行動自8日晚間起便由統派媒體與特定學者鋪陳,以「蕭美琴演講只是租場地的大內宣」為主軸。
接著,社群帳號Caffrey進一步虛構「法國BBC報導」,臉書使用者高鈞鈞拍片聲稱「蕭美琴高調炫耀卻慘翻車」,藥師林士峰則以「台灣民主基金會資助極右派」為題,暗指政府「花錢買外交」。甚至不知名粉專「聚傳媒J-Media」直接下標「真相竟是自己出錢租場地?」吳靜怡強調,這些內容的原始素材並非出自台灣,而是被中國及親中評論者扭曲後再輸入本地社群。
她進一步指出,這些假消息的論述核心,都是以「金錢換外交」、「假國際榮耀」為框架,目的是削弱IPAC的國際公信力、貶抑蕭美琴訪歐的外交成就。早在2021年,德國極左翼媒體《年青世界報》曾提及IPAC資金來源中提到台灣民主基金會,但部分親中人士卻刻意改寫成「台灣金援反中組織」的陰謀論,最終演變為「80億歐元買演講」的荒謬說法。
吳靜怡痛批,假訊息一次次從柯文哲的擁護者「小草」帳號出發,她直言「柯文哲若還要談治國,就該先管好這些以「草」自居、卻實際在播種假訊息的網路側翼」並指出,柯營的社群生態早已被資訊戰滲透,放任謠言滋長,最終只會讓民主被假訊息吞噬,「被這些雜草反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