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
新竹棒球場自落成以後,便不斷捲入政治風暴,新竹市長高虹安更不斷藉由「開挖大秘寶」,做為攻擊前市府、以及前市長林智堅的輿論籌碼。但新竹市議員曾資程今(12)日曬出桃園地院判決,說明新竹市政府被認證「阻礙驗收、破壞現場、拒絕配合司法鑑定,導致事實無法查明」。曾資程因此痛批,這場被高虹安市府包裝成「追求真相」的行動,事實上,根本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政治鬧劇。
曾資程表示,回想2022年,高虹安市府高調宣稱,聘請到美國職棒大聯盟專家來鑑定球場問題,新聞稿、直播、記者會一波接一波;市民更被告知,這是一場「揭露弊案」的專業行動。但他說,法院判決揭露的現實,卻是:美國專家鑑定根本不是司法認可的正式鑑定,也沒有法律效力;更諷刺的是,當法院想依法進行真正的技師公會鑑定,市府卻將球場封起來、不讓鑑定人進去。「這不是追求真相,這是阻止真相」,他說。
曾資程更表示,參酌法院的書面理由,一再點名新竹市政府的3大錯誤行為:市府破壞現場、拒鑑定、未驗收。首先是未辦理驗收、反而開挖球場,曾資程指,市府以「覆土不安全」為由開挖球場,但那層覆土根本不是原來爭議工程的一部分;結果,球場被挖成廢土堆,驗收無從進行。
再來則是拒配合法院鑑定,曾資程批評,鑑定人奉法院之命到場勘查,卻發現球場大門上鎖、場內被挖爛,根本無法進入;法院對此明言,市府已被通知,卻仍不讓鑑定人進入現場。曾資程進一步轉述,法院還批評竹市府,以工安零容忍為藉口拒鑑定;市府辯稱為了安全不能再讓人進入現場,但法院指出,這理由與案件爭點無關,屬於缺乏事實依據的藉口。
綜上所述,曾資程認為,結論很清楚,市府的行為導致整個司法鑑定無法進行,真相因此被掩蓋。

對此,他憤怒批評「球場被毀,市民買單」。曾資程說,球場是市民的,預算也是市民的;但高虹安市府卻用政治手法,將公共工程變成形象秀。法院文件揭露,球場早在可使用狀態時,就被拆開重挖;驗收未完成、工程被拖延,最後變成無止盡重修與追加預算。曾資程因此批評,這場鬧劇的真正代價,是一個本可正常使用的棒球場,遭到反覆開挖、延宕、浪費公帑;後果則是球迷無球可看、球場形象受損、城市信譽崩壞。
曾更認為,這件事顯示竹市府「從政治秀到行政失能的極致」。他說,法院的判決雖然是工程糾紛案,但其實更像是對市府行政誠信的一紙公文懲戒;市府以政治宣傳取代專業、以形象操作掩蓋程序,最後卻是反咬自己的城市。曾資程批評,高虹安市府口口聲聲說要查清真相,結果是自己拆了球場、拒絕司法調查,讓整件事陷入黑箱;那場美國專家來台的秀,現在看來只是一齣昂貴又拙劣的公關戲。
曾資程總結道,新竹市政府的作為,導致工程無法驗收,屬不正當阻礙,「這句話不是針對某個廠商,而是對整個市政團隊的警告」。他痛批,一個政府若連驗收、鑑定這樣的基本程序,都能以政治理由干預,那麼任何公共工程,都可能淪為權力的工具。
綜上所述,他無奈說道,新竹棒球場原本應該是城市的驕傲,如今卻成了政治鬥爭的廢土現場;市府把真相鎖在球場裡,卻讓代價由全體市民買單。「高虹安市府欠的,不只是工程的交代,而是對新竹市民最起碼的尊重」,曾資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