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健康新警訊!國健署今(13)日指出,根據「2019-2023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結果發現,台灣20歲以上國人高血糖盛行率達到12.8%,凸顯血糖健康已經成為全民應關注的重要議題,提醒民眾,糖尿病前期個案唯有透過「定期檢查、血糖監測、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積極管理代謝症候群」才能降低發展為糖尿病的風險。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健康新警訊!國健署今(13)日指出,根據「2019-2023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結果發現,台灣20歲以上國人高血糖盛行率達到12.8%,凸顯血糖健康已經成為全民應關注的重要議題,提醒民眾,糖尿病前期個案唯有透過「定期檢查、血糖監測、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積極管理代謝症候群」才能降低發展為糖尿病的風險。
國際糖尿病聯盟(IDF)訂每年11月14日為「世界糖尿病日」,而今年的主題為「糖尿病與福祉(Diabetes and well-being)」,強調糖尿病前期個案自我健康管理對生活的重要性。
國健署署長沈靜芬表示,為降低代謝症候群病人發展為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國健署自111年7月開始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截至今年9月底,已收案管理約46萬人。其中,近5成個案空腹血糖偏高(≧100mg/dL)、6成糖化血色素偏高(5.7%~6.4%),符合糖尿病前期標準的個案約有9.8萬人。
幸運的是,沈靜芬說,加入「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的民眾,經三次或以上的追蹤管理,已約有13%(約1.2萬人)的糖化血色素已緩解達正常值,顯示持續追蹤與健康管理,能有效改善血糖控制,延緩疾病進展。
國健署強調,代謝症候群及糖尿病前期是有機會逆轉的,關鍵在於應積極進行自我健康管理,透過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以下五招:
一、定期檢查早偵測:善用國民健康署提供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及早掌握健康狀況、降低併發症的發生風險。
二、血糖監測不輕忽:定期量測血糖,隨時掌握血糖變化,穩定於正常範圍內(70-99mg/dL)。
三、均衡飲食3低1高:飲食要均衡,遵循低油、低鹽、低糖及高纖飲食原則,多選擇多樣化食物,避免精緻糖類。
四、身體活動穩血糖:每次運動至少30分鐘以上,並搭配不同運動種類,每週累積運動150分鐘。
五、加強管理逆轉代謝:血糖異常伴隨腹部肥胖、血壓或血脂過高任兩項,即為代謝症候群。民眾應關心自身健康,落實個人健康管理,逆轉代謝症候群。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