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屆成電論壇》AI智造+機器人熱潮!佳世達、盟立、台達電大佬齊聚談海外設廠實戰

  • 發佈時間:2025/11/13 18:20更新時間:2025/11/13 18:20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第5屆成電論壇》AI智造+機器人熱潮!佳世達、盟立、台達電大佬齊聚談海外設廠實戰
第5屆成電論壇》AI智造+機器人熱潮!佳世達、盟立、台達電大佬齊聚談海外設廠實戰

圖、文/財訊雙週刊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第5屆成電論壇今(10)日登場,本屆邀請6位重量級成大傑出校友回到母校演講,包括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盟立自動化科技董事長孫弘、台達電副總蔡清雄、Google Chrome研發副總經理馬大康、超微半導體副總經理林建誠、NVIDIA資深資料科學家劉冠良等人,共同分享產業趨勢與各種升級的實戰經驗。

更多新聞: AI算力就是要電! 中興電第3季獲利創新高 前3季每股賺5.99元

 在今年以「數位轉型下的智慧製造與服務創新」為主題的成電論壇中,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作為第一位講者,分享了公司於2020年前往越南設廠的經驗。他指出,佳世達的建廠理念是「直接將最先進的智慧生產線搬過去」,而非採取低成本策略。

陳其宏提到,雖然外界普遍認為越南勞工成本低廉是優勢,但實際上當地薪資每年漲幅高達15%。因此,唯有一開始就導入智慧製造與自動化生產線,才能一步到位、縮短學習曲線,並拉開與競爭對手的差距。

他也認為,現階段人形機器人最能快速落地的應用場域是智慧製造,必須具備SOP標準化的生產流程,「想要讓人形機器人做老人照護,還是很遠的事情!」

身為倉儲與物流自動化設備大廠的盟立公司董事長孫弘,也深刻感受到這一波AI技術浪潮所帶來的轉變。他指出,盟立並不打算研發那種「會跳春晚、對打或原地空翻」的表演型機器人,而是專注於智慧製造應用導向的機器人研發,讓AI技術在機器人領域中「看得見、做得到」。

孫弘向《財訊》雙週刊進一步說明,盟立目前正推動智慧製造維護策略的典範轉移,從過去的被動維修轉為預測性維護。透過AI監控生產過程,當設備出現異常時,系統能即時偵測並調整,提升生產穩定度與效率。

他同時分享了AI在企業內部流程中的應用成果。以會計結帳流程為例,過去每當專案結案,員工需加班一週才能完成;導入AI後,作業時間先縮短為一天,如今更僅需12分鐘即可精準完成所有成本運算。孫弘強調,這正顯示出數位轉型不僅能推升產業升級,更能打造具韌性的企業體質。

台達電副總蔡清雄則介紹公司邁向智慧製造2.0的進展。他回想起2015年時,「中國大陸開始面臨嚴重缺工,我們的HR人資同仁直接到火車站去喊價搶人,缺工問題讓我們開始決定導入自動化。」

蔡清雄指出,必須先做到合理化與標準化,之後才能邁向自動化與數位化,進而實現資訊整合與人機協作。

2018年,台達電於吳江三廠導入第一條可程式邏輯控制器(PLC)示範生產線,在人力、效能與生產空間上都有顯著改善。不過初期仍面臨挑戰,例如換線速度不夠快、生產線複製速度不足,以及數據分析該「看到結果再修正」或「分段調整」的抉擇。

他對《財訊》採訪團隊強調,製造的關鍵仍在於「人對數據的敏感度與判斷力」。為了持續提升效能,台達電自2020年起推動數據化工程,包括通訊規格的標準化與料號、製造資訊的數位化。若未能完成全盤標準化與模組化,就無法達成真正的數位工廠,而數位轉型的投入也會變得龐大且困難。

在此基礎上,台達電積極推動虛擬產線與虛擬機台的應用,導入數位孿生(Digital Twin)技術。蔡清雄分享,過去業務人員與客戶溝通時,僅能以抽象概念描述生產流程;如今透過虛擬機台,工程師可在設計階段提早撰寫程式與模擬操作,並即時檢驗設計合理性。由於虛擬機台具備高度物理擬真性,能即時檢驗馬達功率、動作精度與設計錯誤,進而快速修正,使整個開發過程可平行進行,大幅節省時間與間接成本。

舉例來說,在PCB噴膠與電子組裝應用中,台達電可透過模擬驗證與虛擬調參,讓工程師在虛擬環境中完成調整,而不必中斷實體產線進行試作。如今的台達電工廠中,已鮮少看到工程師守在機台旁手動調整的場景。

此外,台達電也與輝達(NVIDIA)合作,將旗下工控產品與數位孿生技術深度整合,用以開發具高穩定性的工業型機器人。蔡清雄指出,機器人在動作時會產生反作用力,因此在當前技術條件下,精密組裝仍需仰賴固定式工業機器人。

他強調,目前台達電的機器人仍以「上半身作業為主」,結合雙手、感測器與AI視覺,這也是未來5年工業機器人發展的主要趨勢。…(更多精彩內容,詳見《財訊》雙週刊)https://www.wealth.com.tw/articles/0b2849ec-715b-40e7-8b1f-eba441446856


延伸閱讀:

道奇連霸大功臣》山本由伸投出世界最強 完美主義的怪物

仁新子公司Belite新藥英國取證 如果留在台灣掛牌,還做得到嗎?

APEC外交首秀!高市早苗展現魅力 在美中韓間踏出穩健第一步


更多新聞: 宏福集團在台借殼上市 宏太-KY拚轉型 鞋王張聰淵悄布局 黃色小鴨轉攻營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