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相親結婚」被視為「最後手段」的時代正悄悄走入歷史!日本專家指出,20代後半到30代前半的年輕男女,正走向跳過交友、戀愛的曖昧階段,直接以「結婚」為目標投入婚友社的趨勢。
根據日本大型婚友社IBJ公布的數據,2024年其會員中20多歲族群比例,比前年增加約15%,甚至已有25歲女性以「一年內結婚」為明確目標加入。對許多人來說,「這麼年輕就加入婚友社?」以及「不是應該先談戀愛好好玩嗎?」依然是直覺反應,尤其40代男性常以為「年輕女生還想多玩玩吧」,不過日本婚姻顧問指出,這樣的想法其實正逐漸落伍。
一名28歲的女性「優奈」(化名)分享,她過去使用交友軟體時雖然常與人互動良好,但「沒有人願意談結婚」,讓她覺得是在浪費時間。但她加入婚友社之後,僅花3個月便與大她8歲的男性步入婚姻。如今已是一名母親,32歲時買房立業;就連她的妹妹後來也因成效明顯而加入並成功結婚。
另一名38歲男性「和正」(化名)也說,自己在交友軟體上很難與20代女性配對成功,但轉向婚友社後,竟在3個月內與一位喜歡年長男性的26歲女子結婚。
專家分析,不只是想找年齡差距婚姻的人受惠,就算是希望與同齡、收入相近、能平等溝通的對象建立婚姻關係的民眾,也被認為在婚友社能更有效率地達到目的。而心理學上的「選擇悖論」與「自我決定理論」也被視為原因之一,交友軟體雖能與數百人配對,但反而讓人更難選擇;反觀婚介機構,雙方從一開始就以「結婚」為前提,加上專業媒合減少無效消耗,更能帶來安全感。
此外,愈來愈多經濟獨立的女性認為「談戀愛成本太高、效率太低」,因此傾向選擇更能掌控結果、屬於「投資回收型」的婚姻模式。如今在日本,「越年輕、越理性」的趨勢正在婚戀市場擴大。顧問也呼籲中年男性,若真想找到人生伴侶,應理解這股新現實,勇敢邁出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