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救人視同義務!李忠憲力挺海巡救援失火中船 管碧玲暖心回應曝光

  • 發佈時間:2025/11/21 09:55更新時間:2025/11/21 09:55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快新聞/救人視同義務!李忠憲力挺海巡救援失火中船 管碧玲暖心回應曝光
中國聯合戰備警巡持續進行中,海巡秉持人道全力救援中國漁船失火。(圖/擷取自海委會海巡署金馬澎分署)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

近日中國在台灣周遭海域進行「聯合戰備警巡」,海巡署為防止中國漁船趁隙進入我方海域,執行巡弋任務;期間一艘中國漁船於外海失火,我方出手進行援助。成大教授李忠憲肯定海委會主委管碧玲,「演習視同作戰,但救人視同義務!」管碧玲也對此留言回應感謝。

更多新聞: 抗議中國要求取消議員訪台 巴拿馬:不接受他國干涉內政

海巡署在本(11)月15日就應對中國舉行「聯合戰備警巡」執行巡戈,防止中國漁船進入我國海域;過程中,一艘中國「閩東漁61227」漁船失火並用無線電求救,新竹艦立即趕赴現場滅火,並戒護船上15名中籍船員,由附近另艘中國「閩霞漁01459」漁船安全接駁航離。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在昨(20)日受訪時強調,基於人道及海上安全,都必須這樣做,但是在執法的部分也沒有手軟;兩岸對峙的部分,當然心裡恨得牙癢癢,不應該這樣子不斷消耗量能、進行騷擾,這部分就是嚴厲譴責,「但是一碼歸一碼,人道救援的部分,你要我不去救,我也做不到,這一點希望大家都有共同的價值觀」。

成大教授李忠憲對此於臉書發文表示,過去他在反服貿二類電信時,和管碧玲有些互動,那時候管碧玲直接給了手機電話號碼,說有問題就打電話討論議題,讓他覺得管碧玲很快就進入狀況。在阻擋資通訊安全科技中心的時候,管碧玲也很務實且立刻告訴他自己的立場,「我對她的印象很好」。

有些台派朋友對於海巡援助失火的中國漁船有些批評,但李忠憲強調,他認同管碧玲的想法與做法:「你要我不去救,我也做不到。」他認為,這符合哲學家康德的倫理學,道德行動的價值不取決於結果,而在於行為是否出於「義務」,也就是基於道德法則(善意志)而行動,而不是因為利益、情緒、政治得失。康德認為「把人性當作目的,而非僅僅是手段。」意思是:無論對方是敵人、盟友、陌生人,人都不應被當成工具。


快新聞/救人視同義務!李忠憲力挺海巡救援失火中船 管碧玲暖心回應曝光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表示,兩岸對峙的部分當然心裡恨得牙癢癢,「但是一碼歸一碼,人道救援的部分,你要我不去救,我也做不到」。(圖/民視新聞資料照)


李忠憲提到,中國正在進行「聯合戰備警巡」,然而失火漁船的船員是具體的「生命個體」救援行動是基於「人道義務」。救人不是想不想救,而是「應該救」,中國的政治騷擾不能取消台灣在人道面前的道德義務,「一碼歸一碼」,海巡署做的不是「政治選擇」,而是「道德義務」。也因此,管碧玲稱「你要我不去救,我也做不到。」並不是情緒性的說法,而是接近康德的主張:一個出於義務的人,沒有選擇,只能做應做之事。

中國的「聯合戰備警巡」等於演習視同作戰加上灰色地帶戰術,救不救 ? 中國是否會利用事故做訊息戰?有可能說台灣阻撓救援、態度冷漠等,沒有人性。另外,這次是否有陷阱?如果是陷阱,通常會伴隨其他行動,如拍攝、宣傳、外交抗議,但李忠憲認為,此次沒有跡象,因此不宜過度解讀。

李忠憲直言,救人行為不等於落入陷阱,因為救援不會削弱軍事能力,救援反而展現台灣「文明國家」的道德高度、在國際上獲得道德優勢、削弱中國在訊息戰的操作空間。他強調,管碧玲身為海委會主委,「我們心裡恨、牙癢癢」,對中國軍事騷擾的批判,這是她的官員角色;另外管碧玲稱「你要我不救我也做不到」,對生命的義務則是她的個人角色。「官員角色負責譴責敵意行動,個人角色則負責維護人性尊嚴。」

對此,管碧玲也留言回應李忠憲,「過去李教授對二類電信產業開放中國經營,心之所危,力主應反對,當時在立法院對我提點表現的專業與對國家安全的牽掛,令人感動,至今歷歷如繪。阻擋服貿,您盡心盡力,要謝謝您!也感謝您此處所做的析理,我領導海巡,臨深履薄,必需步步嚴謹,惟盼多多指教。謝謝您!」

更多新聞: 賴清德吃海鮮挺日本遍布「電車、公車」!她揭「日網友反應」讚:外交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