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
即便才剛上任,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就多次因台灣議題,不惜與中國正面槓上;她大力挺台的論述,更是徹底觸怒中方,讓後者連連祭出制裁措施、試圖擾亂日本的旅遊、食品產業等。眼見日本也遭到欺侮,越來越多台灣人開始出面發聲、盼能大力給其支援;不過,時事評論員吳靜怡今(22)也警示,境外勢力同樣已開始行動、正在對台日散播大量分化、製造不信任與矛盾、甚至削弱台日互挺的言論!
吳靜怡首先點出,中國正在努力衝撞高市、我國總統賴清德共組的民主防波堤,無論是旅遊管制、海鮮禁令、輿論滲透,這些都是台灣曾看過無數次的攻擊,現在輪到日本見證。她接著指出,台灣之前遇到在鳳梨、蓮霧、石斑魚等事件中,已經看得很清楚,中國會先用「食品安全」當藉口進行經濟脅迫;接著,再配合假訊息與分化敘事,擴大社會內部矛盾。
吳靜怡因此認為,日本現在遇到的劇本,就是台灣曾經歷的;當中國全面暫停日本水產品進口(干貝、海膽、鮭魚等)之後,中國媒體與網路同時啟動「日本食品不安全」、「日本政府挑釁中國」等敘事。所以她指出,中國對日本的海鮮禁令,簡直就是台灣鳳梨事件的2.0版;北京將「食品安全」當成地緣政治武器的模板沒有變,只是換了目標。
即便如此,台灣人對日本的喜愛依舊沒有動搖。吳靜怡說明,根據今(2025)年九月份來自日本的統計,台灣人赴日人數高居全球第3,只差第1名的中國約20萬人,代表台灣人本來就喜歡到日本旅遊,無關政治。如今,賴清德發文分享食用日本鹿兒島壽司、以及北海道海鮮,更號召台灣人「以行動挺日本」,回應中國經濟脅迫;這還迅速獲得日本媒體呼應,照片登上東京地鐵廣告、新宿貓大螢幕、NHK新聞,瀏覽量破1500萬。
而面對我國釋出的善意,日本參議員梅村瑞穗則也回敬、食用台灣滷肉飯加芒果,強調台日友誼。「中國用經貿手段測試日台同盟底線,反而逼出更緊密的民主供應鏈」,吳靜怡說。
但接著,她也直指,境外勢力已開始對台日散佈大量分化、製造不信任與矛盾、削弱台日互挺的言論。吳靜怡分析,中國刻意將高市早苗的台灣發言,扭曲成「日本要替台灣打仗」,甚至在日本各社群,突然出現大量中國帳號、海外代理帳號,不斷散播「台灣把日本拖向戰爭」、「台灣要利用日本」、「日本會為台灣犧牲」等論述;香港、北京官媒以及親中帳號,更是同步操作相關敘事,責怪日本「撐台灣」、攻擊台灣「撐日本」。
但另一方面,吳靜怡也指,最近的民調顯示,高市內閣支持度高達69.9%、相較於10月還上升5.5個百分點;顯示日本選民不僅對經濟進步有期待,也隱含了對中的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