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中心/于士宸報導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月初提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言論,引發中方強烈反應,中日關係持續緊張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4日主動致電給美國總統川普,進行了約一小時的電話會談,提及近期美中關係及台灣問題;隔日(25),川普也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通話。對此,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分析這場電話外交劇總結來說有「3個清楚結論」。

日相高市早苗日前指出,若台灣遭到侵略,日本也將陷入存亡危機,自衛隊就能行使集體自衛權;此番「台灣有事」發言引起中國不滿,繼呼籲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後,中方19日再以「放射線檢驗不充分」為由,向日本通報停止進口水產品,雙方關係逐漸緊張。24日,美國總統川普在和習近平通話後,隔日火速致電給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說明他稍早和習近平之間的對話內容,至於細節內容為何?有沒有提到台灣?高市早苗不願多做證實,僅說外交互動不便透露。對此,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今在臉書發文,表示由中國發布的新聞稿裡沒有「應邀」兩字,從這樣的細節中可見,多半是北京「主動致電」,疑似中方因對日「懲戒」手段無效,反而還讓高市支持率節節高升,「只好轉頭去敲華盛頓的門,希望美國老大出手『管一管你們家高市早苗!』」。矢板明夫指出,這次中國透過美國想間接逼日本讓步,明顯失敗,日方在通話結束後無作為甚至無對外透露電話內容,這本身就透露了關鍵訊息,如果美方真的替中國施壓,日本政府通常會立即釋出一些緩和性的聲明,至少做做表面工夫。可這次一點動靜都沒有,「完全沒有要給北京台階下的意思」。不過,矢板明夫也分析,值得人們注意的則有「3個清楚結論」。

矢板明夫總結這場外交電話劇,列出三點結論。第一,「中國對日本的制裁與強烈反擊完全沒奏效,甚至意外幫高市加了分,迫使北京不得不向美國求助,顯示手上的牌已經打到見底」;第二,「中國試圖透過美國向日本施壓的策略也徹底失敗,沒逼動日本半寸」;最後第三,也是最深遠的一點,矢板明夫指出這次電話外交的重點其實是「中國自己把台灣議題送上國際舞台了」,表示北京長期以來最堅持的一句話就是「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外國不得干涉」,但這次,正是北京主動向美國提起台灣議題,希望美方出面處理日本的涉台言論,只要中國讓美國介入,就再也很難把台灣議題說成單純的「家務事」了。他分析這不僅是一個象徵,更意味著未來台灣議題的討論、施壓、談判,很可能都不再侷限於兩岸,而是會持續牽動美日甚至更多國家。總結來說就是,「台灣議題已實質上國際化。既然中國已經親手把美國拉進來,今後就再也回不去『內政不容干涉』的老框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