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中心/李明融報導
美中兩大強國今年展現強大角力,產業鏈布局也出現明顯變化,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PO文指出,有別於1990年代投資中國是全球的主旋律,如今「脫中入美」的趨勢已日益明顯,其中AI產業開啟新的主戰場,台商從投資中國轉變為投資美國,他認為台積電投資美國1650億美元只是個起手式,預估未來可能擴大到4000億美元,展現「脫中入美」新格局。


謝金河從台灣的出口結構分析,可以看出新一輪的變化正在形成。今年10月台灣對美國出口211.35億美元,占比34.2%,對中國出口143.17億美元,占比23.2%,這是占比差距最大的一個月。今年前10月台灣對美國出口1516.21億美元,年增63.3%,對中國出口1388.91億美元,年增13.1%,這是出口美國首度超越中國的新紀錄。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對美國的順差拉升至1119.93億美元,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739億美元,而對中國的順差是631.33億美元,和美國有一段差距。從占比更可以看出「脫中入美」的新格局,2020年台灣出口到中國的占比是43.9%,美國是11.7%,今年前10月,美國占比是29.5%,10月拉升至34.2%,對中國前10月占比27%,10月再降到23.2%,「這個變化非常值得關注」,今年AI成為全球主戰場,台灣的ICT和半導體產業都和美國緊密結合,「過去台商投資中國,現在投資美國」,謝金河預測「接下來是川普要求各國投資美國資金到位,台灣以台積電的1650億美元為基礎,很可能擴大到4000億美元,這個「脫中入美」新格局,也會對企業未來帶來巨大影響和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