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中國各地疫情圍著解封迅速蔓延。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昨天到北京視察防疫工作時,絕口不提「動態清零」幾個自,只說要轉變觀念,把重心從防控轉移到救治。專家痛批,政府都把錢拿去做核酸,蓋方艙,雇用大白,沒有做好配套措施就盲目解封,病床不足,醫療體系崩潰,根本就是把人命當開玩笑。
中國一夕解封,各地疫情也急速暴增,醫療體系不堪負荷,藥品更是一藥難求,民怨四起。
時事評論員文昭說,「就是這三年來錢全都花到了什麼全員核酸檢測,雇用大白建方艙這些事上去了,醫療體系應對危機的能力沒有得到加強,像ICU的床位呼吸機了數量沒有增加,醫療體系也沒有得到過壓力測試。」
有鑑於此,掌管防疫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13日前往北京視察解封後的防疫措施。先前開口閉口就說動態清零,現在卻罕見地隻字未提。只強調要「轉變觀念」,好好落實頒布的優化防疫措施,並且指示將工作重心,從「防控感染」轉移到「醫療救治」,還呼籲長者盡快接種疫苗,降低中重症及死亡率。事實上中國疫苗接種率達90.2%,但防疫鬆綁後反倒出現大規模感染的情況,讓人質疑中國國產疫苗的效力。
時事評論員橫河說,「本來中國的疫苗接種率就非常高,不應該出現感染暴增了現象,除非中國的國產疫苗低效或無效,對大眾傷害最大的既不是封也不是解封,而是封和解封的決策過程,完全沒有科學依據整個社會沒有任何準備。」
專家痛批,北京當局根本沒有依照疫情變化,制定階段式解封標準,說解就解,置人民生命於不顧。
CNN記者王詩琳報導,「經過幾年的嚴格封控,當局終於讓民眾可以自主健康管理,但人民覺得還沒準備好,專家說中國這個國家也還沒準備好,中國還沒對長者普遍施打疫苗,也還沒有準備足夠的醫療量能,因此這場解封會持續不平均且亂下去。」
孫春蘭僅表示,已加緊生產藥品和檢測試劑,並強化分級診療。她自信滿滿地說,只要加大力氣就能解決問題,平穩度過疫情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