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案,今天(9月26日)屆滿1年,直到今日烏俄雙方仍互相指責,整起事件是對方下的手。但德國媒體調查後卻發現,目前掌握的證據顯示,懷疑是烏克蘭方面的特殊部隊攻擊天然氣管道,但也不能排除俄軍偽裝犯案的可能性。
2022年9月26日,連通俄羅斯與德國能源運輸的北溪天然氣管道,在丹麥外海的水下80公尺處突然發生爆炸,導致4條管線中有3條遭到破壞。
時任丹麥國防部長博德斯科夫(2022):「我們能肯定的是這並非偶然的事故,而是經過縝密計畫後引發的事件。」
由於當時正值烏俄戰爭期間,西方媒體懷疑是否是俄羅斯所為,德國《明鏡週刊》就與德國電視二台,組成團隊要釐清事件真相,並在8月底時公布調查報導。
NHK主播:「報導中指出德國當局在今年1月,在德國北部一座港口發現了,疑似犯嫌當時搭乘的快艇並展開搜查。」
但快艇上的線索卻直指,當時乘船的極可能是烏克蘭的特殊部隊,疑似是要藉由攻擊天然氣管道,從經濟面上打擊俄羅斯。
明鏡週刊記者克諾貝:「我們也不能排除這是俄羅斯的偽裝犯案,但目前檯面上大部分的證據和線索,都指向這可能是烏克蘭下的手。」
消息一出,不只烏克蘭方面立即否認,德國國安專家也認為,由於烏克蘭目前極度依賴,來自西方各國的軍事及財政支援,烏國絕不可能反過來傷害德國的利益,德國官方則對報導內容不願發表評論。北溪爆炸事件歷時1年,仍無法確定幕後真兇,以及背後動機,真相能否水落石出,誰也不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