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林昀嫻 綜合報導
移動身體就能發出聲音,感覺很難想像,不過最近在墨西哥一場設計展,就有藝術家利用技術,蒐集人體的生物特徵數據,像是肢體動作或心率等,並把這些數據轉換成音樂。有民眾體驗後,覺得自己每個身體部位,好像樂器或音符,交織成為獨特的交響樂,一起來看看。
小朋友用力揮舞雙手,就有聲音發出來,你沒「聽」錯,在藝術家艾爾瓦拉多結合技術和巧思下,只要身體動一動,就能發出音樂。
「象徵界線計畫」創作者艾爾瓦拉多:「我利用技術來蒐集人體的生物數據,並把這些數據轉換成音樂,我想聽到每個人(身體打造)的交響樂。」

走進墨西哥北部提華納舉行的世界設計展,就看到好多傳統電視機擺在後頭,彷彿是復古的視覺象徵,接著團隊再利用感應器,來偵測民眾的腦波心率,以及肢體動作,再把這些數據轉換成聲音。
民眾一個個上去體驗,發現每個人身體「打造」出來的音樂都不同。
體驗民眾:「(透過這個)原來我可以打造出樂曲,發現我身體的每個部位,都可以當作樂器或音符一樣。」

藝術家艾爾瓦拉多指出,就像臉書或WhatApp等社群工具一樣,這作品透過象徵和視覺來與人連結。
也有民眾表示,這體驗跟平常聽音樂或音樂創作很不一樣,當發現身體就是音樂的來源時,感覺也格外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