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言堂/"聽覺"旅遊夯 聲景文創新體驗

  • 發佈時間:2024/05/21 17:22更新時間:2024/05/21 17:22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異言堂/"聽覺"旅遊夯 聲景文創新體驗
長時間紀錄聲景變化,也成為環境的重要資訊〈圖/民視異言堂〉

 專題組/劉燕美 曾驛翔 台南報導

相較於眼睛看的「風景」一詞,耳朵聽的「聲景」雖然大家較陌生,但近年來卻有崛起之勢。聲景是環境教育中重要的一環,希望藉由「聆聽」來捕捉環境資訊。特別的是,有不少文創業者腦筋動得快,設計「聲景體驗」的書籍或旅遊小物;充滿驚喜的文創小品,意外受到不少消費者的喜愛。

異言堂/聽覺旅遊夯 聲景文創新體驗
有消費者錄下感言,給十年後的自己;「聲景體驗」的創意點子,頗受好評。〈圖/民視異言堂〉
更多新聞: 不只有SOS通話!iPhone內建「1功能」緊急時可救命 果粉讚:一定要設定

出門旅遊購買紀念品,一般人最常買的東西之一就是風景明信片;但如今在風景之外,還有當地「聲景」的文創小物,讓遊客用手機感應,即可聽到在地好聲音!

例如高雄的聲景徽章,就有名為美濃「日光」的聲音,用手機靠近徽章即可聽到美濃小鎮在晨光下甦醒,鳥鳴雞啼的聲響;而名為「海洋」的徽章,則可聽到光榮碼頭一帶海鳥與船舶的鳴笛,讓人一秒就來到海邊。這類強調聲景體驗的文創商品愈來愈多,主打的是另類感官旅行。

異言堂/聽覺旅遊夯 聲景文創新體驗
名為「海洋」的徽章,可聽到光榮碼頭一帶海鳥與船舶的鳴笛,讓人一秒就來到海邊。〈圖/民視異言堂〉

聲景概念萌芽於1960年代,因應大量工業化與都市化對環境的衝擊,科學家開始注意到環境中物種聲音的消逝,進而長時間紀錄聲景變化,也成為環境的重要資訊。台灣聲景協會創會理事長范欽慧表示,關注聲景是開啟覺察,自然而然會走向環境保育。不過對一般人而言,可以從聲景小物開始認識學習聆聽環境;除了聲景徽章外,屏東縣府也出版《聲山中》一書,收錄海拔80公尺到3千多公尺不同環境的聲景,即使無法親自爬上高山,也能體驗當地物種與自然的對話,如同身歷其境。另一本由目目文創出版的台南旅遊書《求聲指南》,也收錄台南在地豐富的聲景,例如海邊的漁民數魚苗吟唱、市區的百年煎餅機聲響;目目文創執行長楊欽榮說明,這本書是實地踩踏六年集結而成,除了能讓旅人更深度瞭解台南,當時空變遷,這些錄下的聲音也是日後重要的歷史資料。

更多新聞: 實探日本貧民窟!他拍攝時遭路人「問候」 結局曝光網笑:以為要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