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中國「十一」長假結束,中國股市昨天恢復交易,如同外界預料股價普遍上揚,但是相反地港股卻一反假期間漲勢、一路暴跌,跌幅一度來到10.2%,最終收跌9.4%,跌幅是16年來最大,更創下史上最大單日跌點。分析認為,主因是中國發改委未能端出突破性政策救經濟。
9月底,中國人行搶在十一長假前夕發布多項貨幣政策,刺激港股在假期間上演一波慶祝行情,10月7日甚至突破23000點大關,不料一收假立刻打回原形,10月8日收盤重挫將近1成,中國股市也從開盤暴漲轉而大幅收斂。
CNN主播:「上海股市仍守住超過4%漲幅,但港股暴跌近10%,創下2008年以來最大跌幅。」

分析認為,主因是中國國家發改委8日記者會沒有端出突破性政策,投資人期待落空、殺聲四起,港股開低急挫,一路跌破多個防線,尤其券商股和房地產股跌幅最驚人,最終報收20926點、跌掉2172點作收,創下史上單日最大跌點;同時成交量卻創歷史新高,顯示資金瘋逃。
中國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從宏觀全局來看,我們現在面對,更加錯綜複雜的內外環境,國內經濟下行的壓力也有所加大。」

法國外貿銀行經濟學家吳卓殷:「不確定性在於,北京這些政策能多有效?是否真能實際改善房地產市場?」
北京為了扭轉經濟成長不振,日前宣布的連串措施包括調降短期利率和銀行存款準備率、放寬購屋規定等等,市場原本期待發改委最新記者會提出更多細節,結果只是重新複述一遍。摩根士丹利也看衰,認為中國想刺激經濟、需要投入10兆人民幣,但北京頂多在2年內投入2~3兆人民幣,政策力度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