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傳統釀酒工藝 列「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 發佈時間:2024/12/05 18:21更新時間:2024/12/05 18:21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日本傳統釀酒工藝 列「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照片來源:美聯社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說到日本的知名食品,就不得不提依循著當地風土民情,釀造出滋味各有千秋的清酒、燒酎等各式酒類。而這背後歷經數百年歷史傳承下的傳統釀酒工藝,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消息傳回日本也讓各地酒廠歡欣不已。

更多新聞: 麵包蟲不只吃麵包還能吃「塑膠分子」!專家盼:成為解決全球塑膠污染的關鍵

日本岐阜縣的這處釀酒廠,眾人開心手持木槌敲開酒桶,歡慶日本酒與其背後的傳統釀酒工藝,終於晉身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列。

岐阜釀酒業者:「希望能藉著登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機會,讓國內民眾更熟悉相關知識。」

台灣時間12月5日凌晨,在巴拉圭舉行的會議上,教科文組織旗下的「保護人類文化遺產委員會」成員,一致投票通過將日本清酒與燒酎、泡盛等酒類的釀造工藝,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NHK主播:「500多年前建立基本體系的日本傳統釀酒,是經歷將米或麥等穀物蒸熟,以及製成酒麴、讓酒釀發酵等步驟,這些傳統技術會因應各地風土各自發展,與自然及氣候緊密結合後流傳至今。」

即使到了21世紀,各地歷經數百年歷史的老酒廠,器材早已從木製變成耐用的不鏽鋼,仍堅持用各自的傳統方式繼續釀酒。日本傳統釀酒工藝 列「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將鏡頭轉到關西的兵庫縣西宮地區,當地知名的「宮水」,也因蘊含豐富礦物質,被譽為最適合釀酒的水,為當地釀出的「儺酒」,增添別處沒有的獨特風味,這些都成為研究日本鄉土文化時,不可忽視的關鍵元素。

日本神戶大學客座教授 巽好幸:「地方的地形或風土民情,就是形成釀酒與鄉土料理文化的重要背景,而形成這些風土民情的關鍵之一,就是日本列島的進化、歷史以及地質。」

除了日本的傳統釀酒文化外,此次還有巴西白起司、加勒比海木薯麵包、巴勒斯坦橄欖油皂等45種文化習俗和產品,一同晉身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而日本在為這項消息歡欣鼓舞的同時,更期待能藉此進一步行銷,各地的特產酒類,將日本酒名號發揚至全球每個角落。

更多新聞: 快新聞/躲起來了?彈劾案投票7日舉行 南韓總統府:尹錫悅今天不發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