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中心/于家豪 金門報導
金門新鮮石蚵遠近馳名,不過,近期卻傳出,有不肖商人,走私中國蚵到金門、馬祖等離島,以洗產地方式輸入台灣,嚴重影響當地蚵民生計,為了杜絕問題,農業部於金馬等地推行養殖登記,而漁業署則計畫,將離島地區的蚵仔全數溯源,以減少「不法蚵」流入台灣市面。
大片蚵田一覽無遺,金門地區四面環海,石蚵一直都是當地特產,近期卻傳出,有不肖商人企圖走私中國蚵到金馬等離島,以洗產地方式混充成台灣蚵上市,為了杜絕外來品種魚目混珠,金門縣府將配合漁業署計畫,協助蚵民進行納管申報,維護蚵民生計。由於金門地區養蚵戶數相當多,光養殖面積就將近250公頃,養殖人口更超過千人。納管計畫可說是龐大工程,除了進行溯源管理外,也將加強海上巡邏。

金門縣產業發展處漁牧科長樊德正:「針對我們金門縣水產試驗所,輔導的科條式的牡蠣養殖的部分,先來做一個納管申報的動作,透過定位測量之後,來了解他們的養殖區位,以及養殖的數量,不法走私的部分,海巡單位他們已經加強了,一些海上的巡邏以及防渡的事宜」。

除了離島外,嘉義東石、台南七股也是養蚵聖地,本土蚵遠近馳名,可不能讓外來種非法混充國產,破壞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