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社記者陳彥婷基輔2日專電)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GUR)局長布達諾夫(Kyrylo Budanov)昨天表示,俄羅斯正向北韓轉移無人機製造技術與設備,並在當地建立生產線,估此舉可能加劇朝鮮半島安全局勢。
根據烏克蘭公共廣播公司(Suspilne)報導,布達諾夫指出,俄羅斯並非僅將無人機整機移交北韓,而是轉移包括製造技術、儀器與生產能力。他表示,原本由伊朗設計的「見證者」(Shahed)無人機,經由俄羅斯技術轉化,如今已進一步傳入北韓。
布達諾夫表示,北韓軍力正在提升,主要是因與俄羅斯進行直接合作,並透過戰場經驗強化實戰能力。他指出:「他們的士兵獲得真正的軍事經驗,這無疑影響朝鮮半島的安全局勢。說到底,對北韓而言,唯一的實質敵人就是南韓。」
此外,他也證實,俄製「鎧甲-S1」(Pantsir-S1)防空系統已部署至北韓首都平壤,並由俄方人員協助訓練北韓士兵操作。該系統結合飛彈與速射高砲,可用於防禦低空目標。布達諾夫預測,朝鮮軍方將很快具備獨立操作此系統的能力。
針對人員流動部分,布達諾夫透露,平壤將透過「勞動輸出」模式派遣人力赴俄,未來將有大量北韓公民進入俄羅斯,以取代中亞勞工來源,降低遭到烏克蘭或西方情報機構滲透的風險。部分北韓人員則可能直接投入俄烏戰事。
他指這些人將以「志願者」形式加入俄軍,此舉將避開官方派兵的外界質疑,但實際上仍屬軍事支援。
布達諾夫同時提及,有中國公民參與俄方作戰行動。他表示,這些人主要目的是獲取實戰經驗,與北韓情況相似。烏媒先前也有報導稱,俄方計劃於今年安排約600名中國軍人進入俄羅斯軍事設施接受訓練。
俄羅斯與北韓自2024年起加強軍事合作。布達諾夫早前在另一訪問中指出,俄羅斯與北韓已達共識,在北韓當地生產Harpy與Geran型無人機,與伊朗「見證者」無人機設計相似。俄方目前每月產量達2000架,並預計提升至5000架。
同時,俄羅斯也改良由北韓提供的KN-23短程彈道飛彈,提高精準度,據稱具備攜帶核彈頭能力。北韓則向俄方提供122毫米榴彈砲、各型多管火箭系統(MLRS)與人力支援。
俄國國安會秘書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在上個月到訪北韓會見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後,北韓國營中央電視台(Korean Central Television)日前播放金正恩悼念在烏克蘭戰場陣亡的北韓士兵畫面。
南韓國會議員李成權(Lee Seong-kweun)上週引述國家情報院消息指出,北韓將在7至8月間增派軍力至俄羅斯,估計有4000人於今年上半年抵達,另有約6000人將協助重建俄羅斯庫斯克州(Kursk)地區。他也說,早在去年10月,已有約1萬1000名北韓士兵派往俄羅斯。
俄羅斯媒體報導證實,北韓將派遣軍事建築工人及掃雷人員支援庫斯克州的重建工作。
南韓情報院則指出,北韓至今已向俄羅斯提供超過1000萬枚砲彈與飛彈。(編輯:張芷瑄)11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