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視論壇〉呂秋遠-政府普發一萬元好不好?

  • 發佈時間:2025/07/17 13:58更新時間:2025/07/17 13:58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民視論壇〉呂秋遠-政府普發一萬元好不好?

文/呂秋遠

政府要發放一萬元給2300萬人,這件事並沒有不好,不過,有些想法不妨可以考慮:

更多新聞: 〈民視論壇〉曹興誠-我為什麼捐錢、忍辱,也要支持大罷免?

1.這次的發放原因,據說是稅收超乎預期。

稅收超乎預期,是因為公司、個人收入增加,因此在量能課稅的前提下,稅收才會超乎預期。

稅收超過預期,就要每人普發1萬元,這樣的理由其實比較牽強。畢竟超乎預期要發錢,那麼以後稅收短徵,是不是政府就會有理由請我們補繳?

全民發放現金,一定得要有理由的,不是嗎?不論是金融海嘯、疫情等等,不能只要稅收超過預期,就得要發回給人民吧?

2.這筆錢可以解決一般民眾的燃眉之急?當然是。

有些人覺得「電費要不要漲,對我來說不重要」,對他們而言,或許這種想法是對的。電費要不要漲、長照要不要補、台電會不會倒,這都是明天的事。今天的電信費、水電瓦斯、貸款、伙食費都要繳,能補一點是一點,這當然沒錯,也無需要妖魔化這些人就是短視近利。

講難聽點,今天都過不去了,誰還在跟你想明天?不過,還是得考慮清楚,這不是每個月發,如果得要靠這一萬元來解決問題,明天還是得要繳錢,不過,這筆錢政府只會發一次,得要想好,沒了以後,往後的生活要怎麼過。

3.靠這一萬元,我們還沒開始飛黃騰達,台灣物價就會開始蠢蠢欲動。

基本上,台電的補貼預算被刪除了。意思就是,台電在持續虧損的情況下,有很高的可能,為了避免破產,就得要漲電價,而台電只要漲電費,一個便當可能會增加10元,一天三個便當是30元,365天就會超過1萬元。

而且,電費跟健保費一樣,不會跌回來了,往後每年就是這個電價,但是政府稅收超乎預期,不是每年都有。

4.川普關稅快來了,加上電費調漲,會有更多人可能失業。

川普會不會放過台灣,要給多少條件才會把關稅訂在20%以下,目前沒人知道。一旦高於這個稅率,勢必有很多中小企業主無法支撐下去,是不是可以把這些錢用來協助某些產業轉型,或是弱勢群眾的社會安全網?

5.要不要排富?

即便總金額一樣,很多人不需要,例如郭台銘跟周杰倫。我們是不是應該在核發的規定裡,至少有哪些人屬於高所得,不該發放。畢竟缺錢的人或許比較需要這筆錢,但是沒有排富條款,對於有錢人來說,根本沒意義甚至只會是造成通貨膨脹的幫兇而已。

可惜,急著發錢,什麼也不討論。

6.通貨膨脹即將變本加厲。

發出現金,而非幾倍券,而且不是在通貨緊縮的時候發,可能會對於原本接近3%的通貨膨脹率產生影響。因為流通在市場上的錢變多了,這時候錢當然也就變薄了。加上乘數效果,固然可能發揮刺激經濟成長的作用,但也有可能會讓物價飆漲。

7.台電真的很需要這筆錢,如果給台電補貼,至少可以讓這間公司晚幾年漲電價,或者晚幾年倒。

目前台電的負債比,高達94%,總金額是4514億。這樣的高負債比,對於往後要發展韌性計畫或是發展其他電源,相當不利。況且,這幾年虧損加大,並不是因為發展綠電,而是因為俄烏戰爭,造成國際燃料價格暴漲,最貴時煤價漲5倍、天然氣漲7倍。

原料成本提高,又不能漲電價,還要罵台電員工,虧損怎麼還能領年終獎金,這樣就比較不厚道了。

8.排擠其他公共支出,例如長照、公關共建設、社會安全網等等。

政府原本可以把這些錢用來做社會福利,或是面對川普詭譎的關稅政策,能做一些未來緊急因應的考慮。許多民眾需要的是長期穩定的社會福利政策,而不是一次性的發放現金。而其他公共支出,確實還很缺錢,真的需要更多的資源幫助。例如補貼虧損的國營事業(如台電、台水)以穩定電價水費,投資長照、基礎建設,或是強化社會安全網與偏鄉醫療資源。此筆經費若用於特定弱勢、戰略產業或地方建設,應該會更好一些。

9.簡單、粗暴、爽的政策,不是民主社會的常態。

發放現金,當然很有感,而且直接。在選舉罷免之前,都會很好用。但是對於財政紀律來說,已經全面亂套。施政是行政權的權力,監督是立法權的權力,現在變成立法逾越行政,又缺乏司法制衡,往後對於台灣的預算編製與未來政治發展來說,不會是好事。

10.川普的關稅要來了,對台灣來說,有很多不確定性,也應該要吞下很多不利於我們的政策與條件。省點錢,未來三年還有很多變數,讓國家財政體系健全不好嗎?

7月26日,請好好珍惜你手中的選票,做出正確的決定。


本文轉載自:呂秋遠臉書

--

※〈民視論壇〉為公開投稿平台,投書言論不代表《民視新聞網》立場。

作者/呂秋遠,律師
責任編輯/王玉榮

更多新聞: 〈民視論壇〉曹興誠-國民黨根本不懂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