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曾若琦 綜合報導
美國與菲律賓昨天達成關稅協議,出口美國稅率19%,和印尼相同,且都加上避免中國洗產地但書。彭博社報導,川普政府正全方位防堵中國,利用全球供應鏈規避關稅。分析有望打擊高達70%中國輸美產品,甚至可能造成中國GDP連帶下滑至少2.1%。
中國靠出口,解決國內產能過剩問題、拉抬經濟,恐怕很快將踢到鐵板。
美國總統川普:「我們和中國相處得很好我不介意,如果(菲國)總統得和中國打交道,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我一點都不介意你和中國打交道。」說著不介意,美國總統川普手中的關稅大刀,卻天羅地網劍指中國。22日宣布與菲律賓達成19%關稅共識,稅率與印尼看齊,同樣加了但書,對洗產地中國商品徵收更高關稅。
7月初,川普和越南達成的20%稅率,更直接點名將對「違規轉運商品」,開徵40%關稅。
越南家具業者:「針對轉運商品的40%關稅,顯然目的是要防止越南,成為來自中國,或其他國家產品的轉運中心。」
川普口中的「違規轉運」,是指中國慣用的洗產地手法,藉由換包裝、貼標籤、組裝等加工方式,把商品原產地改成第三方,藉此規避美國關稅。彭博社分析發現,中國透過墨西哥、越南洗產地的輸美商品數量,2023年已經占整體出口的22%,對比2017年只有14%。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中方一貫主張各方,透過平等對話協商解決經貿分歧,同時有關談判和協議,不應針對或損害第三方的利益。」中方避談是否利用全球供應鏈獲利,只重申任何經貿談判不應影響第三方利益,但南韓、泰國、馬來西亞等,都正配合美國要求,調查中國商品「重新貼標」亂象。但彭博社報導,川普政府鐵了心要補漏洞。一旦完成佈署,會波及超過70%中國輸美產品,中國國內生產毛額,也就是GDP,恐怕將因此下滑至少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