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季線上/黃睿筌報導
《我們與惡的距離2》開播後引起眾多迴響,內容聚焦社會議題,其中實力派演員李維維在劇中飾演一位面臨過動症(ADHD)孩子的母親,角色情緒轉折變化劇烈,李維維直言,經過這次的角色才知道作為過動症孩子的母親有多辛苦,並直言,「母親不是偉人,媽媽也是人」。
《姊妹亮起來》獨家採訪,李維維表示,早在《與惡2》開拍前就知道劇中飾演的角色,將面臨孩子有過動症的問題,剛好那時李維維身邊有朋友正在經歷類似狀況,讓她對「ADHD」早有初步認識。

此外,李維維透露,其中一場母親崩潰「丟孩子」的戲,更讓她深刻體會到現實生活中,獨自面對特殊狀況孩童時,父母所承受的巨大壓力;李維維直言,那場崩潰戲,她必須控制、拉扯孩子,最終情緒失控將孩子「丟出去」,李維維回饋,其實對她自己的身心也非常衝擊,短短幾小時的拍攝,卻可以感到「身心俱疲」,不只是體力上的消耗,更是因為必須拉扯、控制孩子,讓情緒與身體都承受巨大的負荷,那真實面對ADHD孩童的家長,更為艱辛。
僅僅2、3個小時的拍攝經歷,卻讓李維維對朋友的處境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同理,李維維表示,「那天回去之後我就深深可以感覺到,為什麼我的朋友她會那麼的辛苦,因為我才經歷了2、3個小時而已」。切身的體會,讓李維維更加意識到,一個家庭若要長期面對特殊孩童,所需付出的心力,是外界難以想像的。
除了演繹親子之間的衝突,李維維對劇中更深層次的「身心問題」也特別有感觸,不少觀眾、網友在觀看預告片後,留言評論「媽媽瘋了」、「媽媽要去看病」,但李維維更希望透過這部劇強調一個重要的訊息:「大人也會生病,媽媽雖然是媽媽,但媽媽其實也就是一個人」。

李維維強調,劇中她的角色幾乎是一個人獨自面對並處理孩子的過動症問題。當這個媽媽最後真的生病了,是否有人去照顧她、支撐她?她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她堅信這是一個「環環相扣」的問題,因此也希望藉由這部戲,讓社會大眾能更重視家長,特別是母親們的身心健康。她呼籲,如果身為媽媽,獨自面對育兒壓力而沒有人協助時,必須要有自我察覺的意識。
一旦發現自己的情緒或身心狀態已不堪負荷,就應該「去看醫生」;李維維堅定地表示:「這真的沒有什麼,媽媽不是偉人,媽媽爸爸都不是偉人,我們都是平常人」。就像感冒會看醫生一樣,生理或心理出問題,都應該去看醫生,這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
📝【更多娛樂新聞】
👉大暑教你旺到發財?3種人注意!「4生肖」、「7姓氏」旺到鬼門開!
📺【FastTV飛速看】👉 711 姊妹亮起來
▶️【完整版】👉話不投機半句多? 男人愛聊女人不愛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