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揭密:5招促進腸胃蠕動,3種日常運動幫助維持消化順暢

  • 發佈時間:2025/07/25 09:10更新時間:2025/07/25 09:28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營養師揭密:5招促進腸胃蠕動,3種日常運動幫助維持消化順暢

圖、文/潮健康

更多新聞: 台灣附近「三颱鼎立」!9縣市大雨特報 雨一路下到週日

 

隨著現代人久坐少動、飲食精緻化,腸胃蠕動不佳已成常見健康困擾,常伴隨腹脹、便祕、消化不良等情形;為維持腸道良好機能,營養與生活型態調整成為民眾關注焦點。

《豐傑生醫》營養師游子嫻指出,腸胃蠕動是推動食物消化與排出過程的關鍵機制,由腸道平滑肌節律性收縮產生,正常蠕動可促進養分吸收、維持代謝平衡,若蠕動過快或過慢,可能造成腹瀉、便秘與腹部脹氣等不適。

 

圖/穩定的腸胃蠕動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角色

 

維持腸胃蠕動的5大日常方法

游子嫻營養師分享,民眾可透過以下五種方式,幫助日常維持腸道機能運作順暢:

1.高纖維食物為首選

每日攝取超過30克的膳食纖維,如花椰菜、秋葵、香蕉、奇異果、蘋果與全穀類,可促進腸道蠕動並增加排便順暢度。

2.適量補充發酵食品

如優格、泡菜、納豆等富含有益菌的發酵食物,能調整腸道菌相,有助於維持腸道良好生理機能。

3.建立規律排便習慣

建議每日晨起後1小時內安排如廁時間,此時副交感神經活躍,易於促進腸胃蠕動。

4.保持日常適度運動

運動能刺激腸道血液循環,如快走、深蹲、慢跑、瑜珈等活動,有助提升整體腸道機能。

5.注意紓壓,減少腸道負擔

腸胃與情緒密切相關,壓力大常伴隨腸胃緊張;建議透過冥想、呼吸練習或輕音樂放鬆,幫助調節腸道節律。

 

有效幫助腸胃的3項運動建議

除了飲食與生活習慣外,運動也是維持腸道機能的重要方式!營養師推薦以下三種日常可執行的輕運動:

  • 瑜珈扭轉式:特定姿勢可刺激腹部器官,幫助減緩脹氣與消化不適。
  • 飯後散步:餐後30分鐘後散步,有助促進腸胃活動與消化循環。
  • 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慢跑、踩飛輪,每週進行3次以上,有助於改善代謝並調整腸胃節律。

 

建立良好腸道節奏,從生活開始

營養師提醒,腸胃保健不需過度依賴即時見效的補充品或產品,應從日常飲食、運動、情緒管理多面向著手,才能逐步建立穩定的腸道節律與健康排便習慣;若腸胃不適長期未改善,建議尋求專業醫療或營養評估。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營養資訊與生活建議彙整,非作為疾病診斷、預防或治療依據;個人體質差異仍建議與專業營養師或醫療人員諮詢後再進行健康管理規劃。

 

 

 

延伸閱讀:

FJ豐傑生醫-部落格專欄

如何促進腸胃蠕動?共7大飲料、3大運動助消化!4類中藥全解析

更多新聞: 台電英雄李元瀚穿工整制服走最後一程 ICU連夜找人修改:一定很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