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跨黨派參議員提法案助台穩邦交 要求國務卿追蹤中國挖牆角

  • 發佈時間:2025/08/04 16:11更新時間:2025/08/04 16:11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美跨黨派參議員提法案助台穩邦交 要求國務卿追蹤中國挖牆角
美國國會大廈。(示意圖/美聯社)

美國跨黨派聯邦參議員提出法案,點名中國利用不透明發展協議及幕後施壓,迫使台灣的拉美及加勒比海邦交國與台斷交,要求國務卿報告對已採取步驟準備與台斷交的拉美國家因應措施,並鼓勵當地的美國大使館與台灣代表處合作。

更多新聞: 快新聞/最新!台1線嘉義水上路段塌陷 南下車道已封閉

民主黨參議員默克利(Jeff Merkley)及凱恩(TimKaine),共和黨參議員匡希恆(John Curtis)及芮基茲(Pete Ricketts)1日提出「美國—台灣美洲夥伴法案」(United States - Taiwan Partnership in the AmericasAct),支持與台灣維持邦交的拉美及加勒比海國家,對抗中國以脅迫或施壓方式迫使與台斷交的行徑。

台灣拉美及加勒比海的7個友邦為聖文森、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瓜地馬拉、巴拉圭、海地及貝里斯。

這項法案要求國務卿成立機制追蹤,並因應中國在前述國家的基礎建設與發展專案、列舉具有戰略風險或涉及不透明融資的計畫,及協調美國適當的外交回應措施。

根據法案,國務卿應向參議院及眾議院外委會提交半年一次的報告,聚焦已採取步驟,準備與台灣斷絕邦交的拉美國家。

如果國務卿判定已有這樣的情形,應於30天內向相關委員會提交報告,內含詳細計畫以協助維持該政府與台灣的正式外交關係。

法律上路後的180天內,以及其後連續5年,國務卿也應向相關委員會報告中國對這7個國家的目標、投資和利益評估,及施加壓力或影響力的手段總覽等。

法案另授權國務卿採取措施,加強美國與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國家在台灣議題上的協調作為,範圍含技術合作、公共外交,以及鼓勵當地的美國大使館與台灣代表處合作。

提案議員之一、數月前才訪台的芮基茲透過聲明表示,共產中國最想要的就是在不發動戰爭下實現統一。這也是為什麼北京的主要目標之一是,透過經濟及脅迫手段在外交上孤立台灣。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國家占台灣剩餘邦交國的半數以上,『美國—台灣美洲夥伴法案』將確保這些重要的邦交關係能夠持續下去。」

美國法案必須經眾議院、參議院通過文字一致的版本,再由總統簽署,才完成立法程序。

(中央社)

更多新聞: 快新聞/台灣關稅能比20%更低? 經貿辦副總談判代表「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