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畸零地住了一輩子,終於等到前方建地要蓋房子,卻成了噩夢。台北市金山南路有畸零地地主指控,因不願意賤價賣給大地主,對方疑似刻意將緊鄰的建地切割2.2坪出來,轉售給第三方資產管理公司,由第三方提不同意合併開發,讓開發案建地和畸零地分開。未來畸零地恐怕變成廢地,連住都有困難。
李姓畸零地地主:「我們有機會可以蓋,政府算出來畸零地要賣,我們同意賣,他們也不願意買,將來又把路給我們開了,我們一個房子剩個5.6坪,要怎麼生活。」一想到未來,15坪的房子,可能只剩下五坪,一家三口該怎麼生活。李先生的房子位在台北市蛋黃區,金山南路巷弄間。他抱怨,只因為不肯賤價賣給旁邊大地主,未來自家恐怕變成廢地。錦華里里長溫美珠:「眼巴巴的看著前面有個建地要蓋了,結果居然建商用了兩坪地,把我們做分割切割出來,說兩坪地不蓋,那我後面兩戶的鐵皮屋就蓋不了。」

里長也幫忙抱不平,因為大地主,疑似刻意將位於兩戶間的土地切了2.2坪出來,轉售給第三方資產管理公司,由第三方提出「不同意合併開發證明」,讓建地和畸零地分開。但這導致後方兩戶畸零地幾乎永遠無法開發,被質疑是逼迫他們在開發案完成之後,必須無條件「賤價讓售」。這讓畸零地住戶,無法接受。錦華里里長溫美珠:「蓋不了不打緊,這裡會穿通會接四弄,然後兩戶各剩五坪,賣也賣不去,也不能都更,就成為廢地。」

15坪的房子,公告地價兩千萬元,如今建商發文通知,要以一千萬買下。而建商強調,這2.2坪的切割,是由地主處理並非建商,撇清責任。北市建管處則表示,核發建照一切符合法規。北市建管處總工程司洪德豪:「如果有一塊不願意價購,也不願意合建,那後面就沒有辦法跟它連接,這時候就可以允許它單獨建築,是不是故意切割,我們在建築執照審查上是看不出來那個過程。」民國47年蓋好的房子,卻在十多年後,部分房屋被畫為道路預定地。就怕未來,前面建案蓋好了,道路也開闢,把房子砍半,淪為無法居住的破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