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重返執政後首會蒲亭 峰會選阿拉斯加有原因

  • 發佈時間:2025/08/11 09:09更新時間:2025/08/11 09:33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川普重返執政後首會蒲亭  峰會選阿拉斯加有原因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10日專電)「川蒲」會將於阿拉斯加登場,成為川普回鍋白宮後首次親會蒲亭,也是蒲亭十年來首度訪美。阿拉斯加是美國的北極門戶,曾屬俄羅斯帝國,蒲亭只需飛越白令海峽即能抵達「失土」,讓這場峰會更有看點,也引發多重解讀。

更多新聞: 輝達超微晶片出貨中國 英媒:15%收益上繳美國政府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10日專電)「川蒲」會將於阿拉斯加登場,成為川普回鍋白宮後首次親會蒲亭,也是蒲亭十年來首度訪美。阿拉斯加是美國的北極門戶,曾屬俄羅斯帝國,蒲亭只需飛越白令海峽即能抵達「失土」,讓這場峰會更有看點,也引發多重解讀。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和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15日將在美國阿拉斯加州見面討論俄烏戰爭。


「我們的代表只需要飛越白令海峽(Bering Strait),而這場重要且令人期待的兩國領袖高峰會,就應該在阿拉斯加舉行,這聽起來相當合乎邏輯」,克里姆林宮幕僚鄂夏柯夫(Yuri Ushakov)說。


近期因川普「釋放能源」政策而曝光率大增的阿拉斯加州長鄧利維(Mike Dunleavy),8日也在社群媒體X發文指出,阿拉斯加最靠近俄羅斯的地點只離俄羅斯2英里(約3公里),使其成為兩位領導人會晤的「最具戰略意義地點」。


阿拉斯加不只物理距離與俄羅斯近,更曾是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1867年由沙皇亞歷山大二世(Alexander II)以720萬美元賣給美國,如今想恢復俄帝榮光的蒲亭即將踏上阿拉斯加,討論高度牽動全球地緣政治的烏克蘭戰爭,俄羅斯軍事部落客「審慎樂觀」。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今天報導,俄羅斯戰地記者寇茨(Alexander Kots)在即時通訊程式Telegram上寫道:「在阿拉斯加舉行的會晤有所有的機會成為歷史性事件。當然,前提是西方不會再搞什麼花招。」


美方分析人士則認為,川普應謹慎行事。


「川普選擇在前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接待蒲亭」,歐巴馬(Barack Obama)時期的美國駐俄大使麥弗爾(Michael McFaul)在X上寫道。


「不知他是不是知道,俄羅斯民族主義者聲稱失去阿拉斯加就像失去烏克蘭一樣,是莫斯科吃大虧,需要糾正的錯誤。」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曾報導,「阿拉斯加」轉手日成為俄羅斯某些極右派民族主義者的哀悼日。他們認為這項交易是孱弱的沙皇犯下的大錯。


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俄羅斯研究所主任葛林(Sam Greene)則認為,這個地點對俄羅斯有利。


葛林說,在阿拉斯加舉行「川蒲」會的象徵意義糟透了,彷彿是為了展示國界可以改變、土地可以買賣。「更不用說主流俄羅斯輿論依然堅持阿拉斯加應該歸還俄羅斯的說法」。


阿拉斯加遭轉手跟烏克蘭戰爭卻存在天與地的差別。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當年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敗給數國聯軍,擔心無法保住阿拉斯加,加上國庫缺口擴大,於是主動提議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藉此拉攏與美國的關係,同時制衡勢力範圍不斷向外延伸的英國。


蒲亭則是透過武力奪取烏克蘭領土。他在2014年強占克里米亞(Crimea),2022年全面入侵後又非法聲稱併吞另外4個烏克蘭地區。


至於交戰方烏克蘭是否出席15日的峰會,美國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大使惠塔克(Matthew Whitaker)今天表示,「有可能」。


「我確實認為這有可能。當然,不可能達成牽涉其中的每一個人都不同意的協議。我的意思是,顯然,讓這場戰爭結束是當務之急。」(編輯:田瑞華)1140811


更多新聞: 華郵:美擴大關稅談判範圍 促台追加國防經費或軍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