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丁禾 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週一(8月11日)簽署行政命令,暫緩對中國加徵關稅,將寬限期延長90天,中國商務部也同步發表聲明,承諾將放寬部分對美國貨物的管制。《路透社》報導,川普再次延後對中關稅,可能是要搶攻美國年末關鍵的節慶採購,讓美國的零售業者們,在節慶前盡量拉高庫存。
記者vs.川普:「你會延長(中國關稅)的寬限期嗎,我們再看看(中國)處理得很好。」
11日的記者會上,被問到是否會暫緩對中國加徵關稅,川普沒正面回答。不過他稍晚就在社群媒體上發文,宣布對中關稅的寬限期,再延長90天,其他項目維持不變。牛津大學經濟學教授琳達越:「(今天)亞洲市場有起色,歐洲也略有起色,因為世界上最大的2個經濟體沒有展開貿易戰。」
路透社報導,川普二度延長關稅寬限期,可能是給美國零售業者囤貨的時間,好應付美國秋季的進口高峰,和年末耶誕假期的關鍵採購熱潮。
牛津大學經濟學教授琳達越:「市場(對關稅的)反應非常糟糕,我想這反映出中美市場,連結得多麼緊密。」
回顧美中關稅談判的幾大關鍵要點,首先就是美國對中國的晶片進口限制,還有中國稀土金屬出口、美國對TikTok和芬太尼等議題,就連農產品美國大豆,也是談判項目,川普甚至在大限前一天,發文要求中國,該多買大豆。針對美中關稅期限一延再延,除了凸顯美中經貿影響甚鉅外,專家也指出,川普與各國的關稅戰,持續充滿變數,加上川普本人彈性多變,美中關稅談判誰占上風,恐怕還要打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