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丁禾 綜合報導
受到氣候變遷影響,香港平均氣溫年年升高,弱勢民眾處境更加艱難。香港有超過20萬蝸居族,負擔不起高昂租金,只能住在悶熱的鳥籠屋或劏(音唸湯)房裡,由於房間不一定有冷氣,居住環境惡劣,難以抵擋夏季酷暑。
擠身在狹小的房間裡,只靠電風扇消暑。這是香港不少蝸居族,抵抗高溫的方式。
劏房居民Roy:「看到書我就煩全身都是汗好不舒服。」
全球氣候變遷下,香港去年平均溫度破歷史紀錄,號稱史上最熱一年。今年夏天同樣酷熱,室內溫度超過30度,頂樓房甚至飆破40度,即使開冷氣也難以降溫,住戶除了忍耐、別無他法。

頂樓房居民員(音譯)女士:「這裡像豬籠又熱又擠,我很不舒服也很不開心。」
CNN報導,香港有超過20萬蝸居族住在狹小的劏房或非法頂樓房裡。部分居住空間不超過2平方公尺,房間裡沒有窗戶也沒有冷氣,溫度一升高宛如小型蒸籠、酷熱難耐。香港社協調查顯示,93%民眾都覺得今年夏天格外難熬。不少人熱到睡不著,健康也亮紅燈。
劏房居民Roy:「我發了一場高燒,病毒感染我的臉造成顏面神經麻痺。」

住在劏房的Roy認為,惡劣居住環境是害他病情惡化的原因之一。和孫子一起住在頂樓房的員女士,一天只吃一餐飯,才能省錢給孫子開冷氣。其他頂樓房的居民也反應,天氣太熱也會讓腸胃出毛病。
社工施賴(音譯):「我覺得政府肯定做的不夠。」
面對氣溫年年升高,香港政府承諾將立法規範居住環境,打擊蝸居現象,卻引來民眾擔心政府無法提供足夠的房屋,貿然頒布禁令只會讓人連劏房都沒得住,最終流落街頭,產生新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