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中心/鍾昀軒報導
中國山東壽光市近日因一處名為「靜山」的特殊地貌登上熱搜。該地最高點僅高出地面0.6公尺,東西長度約1.24公尺、南北寬0.7公尺,最低處僅0.1公尺,因此被稱為「全國最矮的山」。儘管外觀更接近一塊石頭,不少遊客仍慕名前往拍照打卡,網路上甚至流傳「一腳就能跨過一座山」的戲言,掀起新一波討論熱潮。

壽光市文化部門表示,「靜山」早在1983年即被列為縣級第二級文物保護單位。依照現行標準,其規模與形態並不完全符合文物保護的要件,但基於文化與歷史價值,當地政府仍保留其地位。對於「靜山」究竟是山體還是巨石,學界看法不一。淄博職業技術大學教授趙焘指出,壽光地勢平坦,缺乏明顯山脈,因此「靜山」成為當地唯一可被稱作「山」的自然地貌,並逐漸演變為居民共同的精神象徵與文化記憶。

另有專家強調,僅憑外觀與文獻難以下定論,仍需進一步的地質勘探與測繪作為依據。當地亦流傳多種說法,包括居民曾嘗試挖掘卻未見底部,甚至有「靜山無底」的傳聞;也有人提及地質隊打井時發現土層深達六、七百公尺,推測「靜山」可能大部分埋於地下。儘管外界質疑聲音不斷,但「靜山」所承載的文化象徵意義,已使這座「全國最矮的山」成為地方特色,也折射出民眾對自然地貌與地方認同的多重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