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吉島卡倫海灘驚見劇毒藍龍 官方示警:誤觸恐致灼痛紅腫

  • 發佈時間:2025/08/24 15:59更新時間:2025/08/24 15:59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普吉島卡倫海灘驚見劇毒藍龍 官方示警:誤觸恐致灼痛紅腫

圖、文/周刊王

泰國熱門觀光地普吉島卡倫海灘(Karon Beach)近日出現劇毒的藍龍(Blue Dragon,學名Glaucus atlanticus),又稱藍天使。由於該海洋生物外型亮眼卻隱藏劇毒,泰國當局已向民眾與遊客發出警告,呼籲避免觸碰以防中毒。

更多新聞: 夏令營讓「8歲童使用油鍋」遭燙傷!家長氣炸控「延誤就醫」中原大學回應了

根據《曼谷郵報》(Bangkok Post)與《Thaiger》報導,藍龍其實是一種體型細小的海蛞蝓,平時以毒性極強的水母為食,特別偏好藍瓶水母(Bluebottle jellyfish)。牠們不僅不受毒素影響,甚至會將水母的刺細胞儲存於體內,作為自我防禦的武器。一旦與人體皮膚接觸,可能引發如水母螫傷般的劇烈刺痛、灼燒感、紅腫或過敏反應。

泰國疾病控制局與海洋暨沿岸資源廳已發布聯合聲明指出,近期因強降雨導致藍龍被沖上岸邊,遊客務必提高警覺,尤其是在雨季期間。官方也提醒,如民眾在海中游泳後出現刺痛感,應立即上岸並撥打緊急熱線1669尋求協助。

泰國政府副發言人阿努庫(Anukool Pruksanusak)也提供正確處理方式:切勿以清水或酒精沖洗傷口,而應以濃度4%至6%的醋清洗受傷部位至少30秒。若症狀持續,應盡速送醫治療。

「遊客的安全至關重要,尤其面對海膽、魟魚、藍龍、水母等具毒性海洋生物時,更應保持警覺。」阿努庫強調。

為降低風險,泰國官方建議海邊活動應遵守下列措施:

  • 避免在大雨過後立即下水
  • 僅於設有安全標示與救生人員的海域戲水
  • 穿著長袖泳衣等防護裝備
  • 留意告示牌與現場工作人員指示

雖然藍龍並不主動攻擊人類,但牠們鮮豔的外觀常引起孩童或遊客好奇,意外接觸事件時有所聞。當局已加派巡邏人員在普吉島沿岸監控藍龍出現頻率,提醒旅客「美麗外表背後仍可能藏有危險」,下水前務必三思、提高警覺。

不只亞洲海域傳出警訊,西班牙東南部塞古拉河畔瓜達馬爾(Guardamar del Segura)也於近日通報在維韋爾斯海灘(Vivers Beach)外海發現2隻藍龍海蛞蝓,市府隨即拉起紅旗、全面禁止下水,並對所有市立海灘發布臨時封閉命令。

根據外媒報導,瓜達馬爾警察局透過臉書公告,指出因安全考量,全市海灘禁泳令即刻生效,直到另行通知。市長薩埃斯(José Luis Sáez)證實接獲通報後,隨即啟動預防性部署,要求監測周邊水域並持續觀察是否有更多藍龍出沒。

藍龍(Blue Dragon)外觀夢幻,實則帶有劇毒,接觸恐引發灼痛與紅腫。。(圖/翻攝自X,@ThaiPBS)
藍龍(Blue Dragon)外觀夢幻,實則帶有劇毒,接觸恐引發灼痛與紅腫。。(圖/翻攝自X,@ThaiPBS)

延伸閱讀

更多新聞: 快新聞/工程師放下晶片拿鐵鏟! ASML攜手新竹市打造浪浪快樂草皮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