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印度總理莫迪昨(31)日抵達天津,出席上海合作組織(SCO)高峰會,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雙方宣布多項和解措施、共同表示兩國是「發展夥伴」,並強調在關稅不確定性下推動貿易合作、緩解邊境緊張關係。
中印破冰?面對莫迪七年來首度訪中,習近平慎重以待;他在會談中指出,中印應互視為「發展機遇」而非威脅,不能讓邊境爭議,凌駕於「整體關係」之上;莫迪也強調,印中合作關係關乎28億人口福祉,因此印度願意推動雙邊關係「在互信與尊重基礎上向前」。莫迪同時關注,今(2025)年印度將近1千億美元(約3兆元新台幣)的對中貿易逆差,並談及持續穩定邊境局勢的重要性。
近期中印兩個原本的死對頭,正在積極尋求和解;例如莫迪宣布,將恢復自2020年邊境衝突以來中斷的兩國直航班機,但現階段尚無具體時間表;此外,中國8月份也同意對印度解除稀土、化肥及隧道鑽掘機的出口限制。前幾個月更放寬印度教、佛教朝聖者赴藏參訪的審查與限制。同時,兩國也互相取消旅遊簽證限制。
外界分析,這場「中印大和解」背後的真實理由,與美國脫不了關係;川普日前針對印度商品加徵50%的懲罰性關稅,理由是新德里持續購買俄羅斯石油。但這項施壓印度的舉措「弄巧成拙」,破壞了華盛頓過去苦心經營數十年的美、印關係,刺激印度尋求戰略平衡,反而促使新德里與北京「統一戰線」槍口對外。
印度外交部長米斯里(Vikram Misri )在會後對媒體表示,莫迪與習近平確實討論到美國加稅後的國際經濟形勢,並嘗試尋找「如何把挑戰轉化為互相理解與合作契機」;學者則指出,儘管邊境衝突、貿易逆差、西藏巨型水壩、達賴喇嘛與巴基斯坦等長期爭議仍存在,但在當前地緣政治格局下,印、中正在放下歧見、展現「務實穩定」的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