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黃彗澤 綜合報導
北非阿爾及利亞,東北部山區內有高海拔的鹽湖。當地民眾古法採鹽。流傳好幾百年的手藝保留至今。
每年夏天一到,烏爾哈就忙了起來。烈日下,他蹲在鹽田裡,把鹽聚成堆,再裝入籃子裡。烏爾哈今年63歲,家裡世代都靠採鹽為生。
鹽農烏爾哈:「我們的鹽可以料理可以藥用,家裡有新生兒的人,也會用我們的鹽來保護嬰兒,不要被魔鬼盯上。」
阿爾及利亞東北部卡比利亞山區,看起來很貧瘠。不過,當地擁有天然的高海拔鹽湖。貝賈亞村村民,從好幾百年前就知道,將湖水引進鹽田來。夏季時,經過幾天強烈日照,湖水慢慢蒸發,最後就留下晶亮潔白的湖鹽。鹽農收集好鹽,稍微清洗去除雜質。晒乾後就能帶到市集賣錢。遠道而來的客人不少。
消費者:「這是我們祖先留下的鹽,鹽農每年都在這裡賣鹽,很多人從四面八方專程來買鹽,我每年都來。」
夏季時,每週都有農夫市集。新鮮採收的鹽非常搶手,1公斤約合新台幣20元。市集上還可買到當地農產品和手工藝品,極具當地特色。不過,由於湖鹽無法量產,進不了城市的商店,必須專程來到產地才買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