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許多熱帶國家都有蚊蟲問題,尤其當夏季氣溫上升,病媒蚊帶來疾病傳播的狀況,更是公共衛生需要面臨的第一線難題,不過世界上處尚未被蚊子攻佔,那就是位於北歐的獨立島嶼「冰島」,由於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位置和氣候,讓當地人仍未知曉蚊子為何物,不過就有專家警示這並非永久不變狀態,出言提醒如果沒有重視「這狀況」,蚊子將有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迅速侵占這片「無蚊之地」。

冰島特殊寒冷氣候、獨立於海中的地理位置,讓它成為奇蹟的「無蚊之地」,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冰島被大海隔絕,加上氣候太嚴苛,讓蚊子很難在這裡成功落腳,即使偶爾有蚊子搭飛機混進來,也因為惡劣環境無法繁殖下去,過去冰島大學教授Gísli Már Gíslason就曾經在從格陵蘭搭往冰島的飛機上,捕捉到一隻活生生的蚊子,2017年接受訪問的他分析蚊子可以在飛機起落的極端低溫之下存活數小時,來到冰島的蚊子,其實也不是沒有適合繁殖的產卵地點,畢竟冰島機場附近就有不少池塘或沼澤,不過最主要讓好不容易來到冰島的蚊子移民大失敗的原因,就是因為冰島太冷了。

蚊子的生命循環需要穩定的水域來完成,但冰島的冬天超級長,春秋兩季又常常冷熱交替,水面循環結冰與融化,最後連卵和幼蟲都撐不下去,即便有不會結冰的溫泉,也有著溫度太高或水質不適合狀況,對蚊子來說一點也不友善,相比之下,加拿大北極的某些蚊子能靠「休眠卵」過冬,中歐的蚊子則能躲在不凍的水塘或地洞裡,但冰島剛好就卡在一個讓牠們活不下去的尷尬氣候帶。

不過專家也提醒,隨著氣候變遷加劇,冰島的「無蚊傳說」也可能終結,尤其現在春秋變得更溫暖、積水時間拉長,蚊子就有可能成功繁殖,過去歷史就曾發生「無蚊之地大破防」的慘況,地點就在夏威夷,1826年之前的夏威夷原本沒有蚊子,但在19世紀被船隻帶進去後就迅速擴散,現在甚至連高海拔森林也淪陷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專家也認為像伊蚊這種能傳播登革熱、屈公病的熱帶品種,大概還是沒辦法在冰島生存,至少短時間內不用擔心冰島變成蚊蟲疫區,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昆蟲學家Robert Jones就表示,雖然目前南歐因氣候變遷與現代交通而面臨疫情風險,但現在模擬的研究結果顯示,「即使到 2080 年,北歐仍不太可能成為登革熱傳播的適合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