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廖予瑄、魏熙芸報導
行政院今(13)日邀請縣市首長,討論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相關爭議。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大部分首長都認為,未來必須要全盤檢討《財劃法》,「不只是針對計算公式錯誤的修改。」
卓榮泰今日上午邀請台北市長蔣萬安、新北市長侯友宜、桃園市長張善政、高雄市長陳其邁、新竹縣長楊文科、屏東縣長周春米、澎湖縣長陳光復、連江縣長王忠銘、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共同商討《財劃法》的爭議、事權分配、公式錯誤以及城鄉差距等議題。
卓榮泰在會中說明,中央所遇到的3大問題:
1、中央預算在新版《財劃法》下「難以編列」,因為明年度歲入少了新台幣4,165億元,還要維持2,501億餘元的一般性補助,加上國防、公共建設、科技等預算,以及法定的債務還本,要舉債達2,992多億元,「已經無法支應對地方相同的補助。」
2、財劃法要落實地方自治事實,事權回歸地方就是重要指標,必須確實討論。
3、修法後城鄉嚴重失衡,計算公式用營業稅卻沒有考慮人口結構、土地管理成本、不同產業發展條件,因此如何訂定可長可久、長治久安的《財劃法》,才能面對重大國家財政危機。
另外,有關地方反應,卓榮泰說,無論統籌分配稅款多或少的縣市,普遍都認為必須解決《財劃法》公式錯誤問題,且認為水平分配必須重新檢討、將心比心,「取得城鄉均衡」;此外,多數縣市也接受地方自治項目回歸地方政府承擔,「但希望回歸事項內容要清楚說明」;最後,他直指,縣市代表普遍認為全盤檢討《財劃法》是未來要走的途徑,「不是只有針對錯誤公式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