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視論壇〉呂秋遠-你買的,是日本的房子,還是一場幻覺?

  • 發佈時間:2025/09/15 12:37更新時間:2025/09/15 12:37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民視論壇〉呂秋遠-你買的,是日本的房子,還是一場幻覺?

圖、文/呂秋遠

在選舉過後,日本政府「終於」把經營管理簽證的要求提高標準,原本辦理這項簽證,只要500萬日幣,就可以在日本設立公司,同時申請這項簽證,暫時居住一年或三年。但是年底以後,可能會提高為3000萬日幣才能設立公司申請簽證,而且必須聘用日本當地員工,不能再像以前一樣,花個500萬日幣,就要變相買一年在日本居住的權利。

更多新聞: 〈民視論壇〉翁達瑞-切勿輕信外來和尚

這也就是部分台灣人的幻想:「台北房子買不起,我到東京買,買了可以收房租,還可以拿永居,這該有多好」的來源。而現在,這個幻夢越來越清楚,基本上不可能實現。

之前的經營管理簽證,主力就是來自於中國,特別是喜歡經營民宿。他們會買下東京的一戶建(透天厝),分租賺錢。然而,這種炒房的短線方法,讓日本人不堪其擾。例如今年就有一個來自中國遼寧的買家,買下東京板橋區的整棟公寓,原本的租戶還來不及熟悉這個新房東,就收到租金漲價二倍的通知。這件事引起了民情激憤,因為日本法律向來保護租客,不能隨意調漲租金。這位房東索性不提供任何公共服務,把電梯停了,讓住在高樓層的老太太要爬樓梯上下。因此,日本政府在飽受這種「外國投資客」的困擾後,決定緊縮經營管理簽證。

事實上,日本的不動產狀況與台灣市場完全不同。台灣的房地產,之前幾乎買什麼都漲,但是日本的不動產,除了極少數的地點以外,買了以後的價錢就不會大幅上漲,甚至會開始貶值。就算買了要經營民宿,受到《住宅宿泊事業法》與地方自治體的嚴格限制,許多區域只能經營180天,還要經過鄰居同意,投報率根本不是仲介說的表面回收8%,扣除掉維修、給管理公司、固定資產稅、修繕積立金等等問題,可能有2%已經很棒。至於經營民宿拿永居證,那就更不用想,日本政府把民宿看作附屬產業,而非能帶動長期就業或創新的事業,因此沒辦法作為經營管理簽證的正當基礎。

所以,想要在日本買房,覺得日本房子超便宜,可以買來當包租公、收租金、拿簽證的想法,真的不要再有。房價不太有機會漲,甚至會跌,還有很多零元住宅,更拿不到永居證。而且日本政府已經開始要整頓這個混亂的狀況,結論是這樣:

1.日本確實有排外的情緒,主要還是因為部分某國人太沒有底線,把炒房當作致富的手段,把自己國家的習慣帶到別人家去。

2.覺得日本的房子很便宜,也對也不對,重點是,我們不住在那裡,怎麼便宜都沒用,就是不能買。不要去買日常生活看不到的東西,太危險了。

3.買房子當民宿,交給管理公司經營,固定資產稅、修繕積立金、管理費等等,會吃掉多數的盈餘,更別說低迷的匯率。不如在國內買基金,投資報酬率還比較高。

4.跟台灣不一樣,除了少數地點與狀況,大部分的房價都不會漲,甚至有可能賣不掉。不要因為一時的浪漫,掉進無盡的黑洞裡。

5.民宿的政策一直在緊縮,經營風險也很高,別以為買下來以後就可以穩定收租。一旦政策改變,就可能就得要被迫出售。

6.買房確實可以借款,但是日本的貸款成數低利率(0.3%上下)是給日本國的公民或是有永居證的外國人,外國人原則上只能全額現金,或是跟東京之星、台灣在日本的分行借款,但是利率大約要3%,而且成數很低。大概就是五成到七成,而且五千萬日幣以下的物件,他們也不喜歡承做,手續費更是高的嚇人。

7.買房跟拿到永居證,是兩件完全不一樣的事情。買房是投資,沒在日本工作、沒有經營管理,實際成績對於拿簽證來說,並沒有幫助。

8.不要相信要你去買一件夢想的人,因為有可能就像狐狸一樣,鼓勵雞要勇敢去飛,然後在懸崖下等著他們掉下來。

9.日本的少子高齡化問題,使得長期房地產需求萎縮。除了東京都心少數熱門區域外,地方人口不斷外流,房子愈來愈難賣,甚至出現「零元住宅」。其實,日本多數的房子不是資產,而是負擔。

10.日本人現在對於「外國人買房拿居留」這件事,已經充滿警戒甚至反感。對台灣人來說,這一波氛圍雖不是完全針對我們,但絕對會被波及。

這些年,太多人把「買房移民」當成一場美夢,好像買了就能收租、就能移民、就能發財。結果夢醒之後,發現租金被吃光、房價不會漲、簽證拿不到,日本人還對你白眼相待。

所以,與其把錢丟進別人的國家當實驗品,以為自己可以賺到錢,不如先問自己一句話:你買的,到底是換房,還是幻覺?


本文轉載自:呂秋遠臉書

--

※〈民視論壇〉為公開投稿平台,投書言論不代表《民視新聞網》立場。

作者/呂秋遠,律師
責任編輯/蕭敏焄

更多新聞: 〈民視論壇〉翁達瑞-致深信柯文哲無辜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