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中心/唐詩晴、李奇 台北報導
AI進入快速成長期,市場競爭激烈,供應鏈消息直指,輝達考慮導入台積電最先進製程,也就是台積電明年下半年量產的A16,來提升產品性能,專家就說,即便A16、1.6奈米單一晶片成本,相比主流的3奈米,高出許多,但因為晶片面積縮小,能分割更多,總體成本反而能大幅降低。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我有一個夢想,是在美國建造半導體工廠,現在我的夢想成真。」
台積電最新釋出影片,用張忠謀的旁白,帶出美國亞利桑那州廠誕生始末,從入口處的晶圓造型噴泉,再到廠區內的半導體製程,晶片成為台積電命脈,明年下半年量產的A16,更將成為新的里程碑。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01.16):「(美國二三廠)將導入更先進製程,例如N3、N2、A16來因應我們客戶的需求。」

重要客戶,包含影片中出現的輝達、超微、蘋果。
但外媒報導,有供應鏈業者指出,輝達將跳過蘋果、聯發科和高通,這類仰賴台積電最新製程的客戶,搶先使用A16製程、1.6奈米,借助晶背供電技術,縮小晶片面積、降低成本,還能將速度增快8-10%,而這項轉型,推測在2027年底或2028年初發生,有望在輝達的Rubin Ultra或Feynman GPU上首次亮相。
雲報政經產業研究院副社長柴煥欣:「(A16)它是台積電首個採用,晶背供電的一個製程,性能可以直接拉伸到15%甚至是20的一個狀況,拿N2的一個改良版N2P相比的話,其實A16的效能的提升,其實算是更加的卓著。」
只是當前,中國宣布對輝達發起反壟斷調查,報復美國,是否會對輝達與台積電的合作,蒙上陰影?
雲報政經產業研究院副社長柴煥欣:「不管中國大陸會不會對台積電,採用一個反傾銷的調查,但是彼此之間的合作還是非常的緊密,尤其是下一個世代的製程,乃至於後期的先進封裝矽光子等等。」
台積電霸主地位,難以撼動,Q1現金股利16號除息5元,第19次上演開盤秒填息,早盤最高漲30元到1280元,持股682.5萬股的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將有3412萬元入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