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陳尚裕 綜合報導
在中國,近來出現一股奇特的「撿菜風潮」,不少年輕人下班後不是逛街吃飯,而是拿著袋子到傳統市場「撿剩菜」。這背後其實也反映出中國經濟疲弱、就業壓力大,越來越多年輕人只能在生活中找出各種節省開支的方式。
手上拿著袋子,穿梭在市場,眼睛快速掃視地上的蔬菜、水果。這不是你我熟悉的買菜,而是「撿菜」。
中國主播:「年輕人下班不逛商場,跑去菜市場撿菜,主打一個「0成本」生存,不少00後甚至更小的年輕人,都加入了撿菜大隊。」
「撿菜」成了中國年輕世代的新日常省錢新招,他們會在市場即將打烊後出現,撿起賣相不佳但還可以吃的蔬果,減少開銷,特別是在物價高漲的時代,「撿菜」成了一種市場0元購物的方式。

聲音來源:當地民眾:「剛進菜市場就看到了裝青椒的車子,他們往底下丟辣椒,我看著品項還不錯,剛好昨天買了5個雞蛋,撿幾個回家做青椒炒雞蛋吃。」
只要看到還不錯的菜,民眾就直接彎腰撿起來。
聲音來源:當地民眾:「這根蔥不錯,這個也不錯,這個也挺好。」
如果有人覺得不好意思,也會主動詢問攤販。

聲音來源:當地民眾vs.菜販:「我可以撿個這個嗎?,(撿吧)謝謝。」
這樣的「開源節流」,看似創意,背後卻是現實的壓力。中國經濟持續疲弱,在8月,工業、消費和投資全面放緩,皆低於市場預期,顯示內需與經濟動能雙雙走弱,而城鎮失業率達到5.3%,造成民眾就業壓力加劇。學者指出,中國第三季GDP成長將明顯放緩,且經濟下行恐非短期現象,可能持續更長一段時間。